康熙皇帝听到此处,心中的怒火再也难以抑制,他万万没想到鳌拜竟然敢如此无视自己的权威。
他刚要大声制止鳌拜的嚣张行为,却看到索额图在一旁使劲地给自己使眼色,又看到堂下的陈廷敬也在向自己示意,示意他保持冷静。于是,康熙皇帝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没有发作。
鳌拜见康熙皇帝没有发作,也没有再说话,心中不禁大喜。
他以为康熙皇帝已经被他吓住了,不敢再对他有所动作。于是,鳌拜更加嚣张地说道:“大学士班布尔善,命你协同刑部,一同查办汤若望谋反一案!其奸佞同党,一个也不许放过!”
班布尔善与刑部尚书听到鳌拜的命令,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站出来说道:“遵旨!”他们知道鳌拜在朝廷中的势力庞大,得罪了他可不是闹着玩的。
康熙皇帝看着鳌拜一伙人得意洋洋地离开朝堂,心中的怒火再次升腾起来。
他回到乾清宫后,将手中的茶壶茶碗狠狠地摔在地上,摔得粉碎。他愤怒地对索额图说道:“索额图,这鳌拜实在是太气人了!他简直连朕都不放在眼里!”
索额图见状,连忙安抚康熙的情绪,他知道此刻的康熙正处于愤怒之中,需要有人为他出谋划策,稳定局面。他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而理智:“皇上,鳌拜嚣张跋扈,确实让人气愤。但请皇上息怒,此刻我们需要冷静应对,不能因一时的愤怒而乱了方寸。”
康熙听到索额图的话,虽然怒火未消,但也逐渐冷静下来。他明白自己不能因为鳌拜的嚣张而失去理智,否则只会让局面更加混乱。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问道:“索额图,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鳌拜?”
索额图略一思考,然后回答道:“皇上,鳌拜虽然嚣张,但他毕竟手握重权,我们不能轻举妄动。我认为,我们应该暗中收集他的罪证,等到时机成熟,再一举将他拿下。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皇权的控制,防止其他大臣效仿鳌拜的行为。”
康熙听了索额图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他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知道,想要彻底制服鳌拜,需要耐心和智慧。他决定暂时忍耐,暗中布局,等待合适的时机。
康熙心情压抑,这汤若望何许人也。
汤若望乃是朝中少有的几位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臣子之一,他一心扑在传教事业上,从不拉帮结派、营私舞弊。其为官之目的非常明确,无非是借助自身的影响力传播教义而已,与那权倾朝野的鳌拜更是毫无瓜葛。
不仅如此,汤若望还是助康熙登上皇位的关键人物之一,甚至曾救过太皇太后一命。思及此处,康熙不禁又想起了太皇太后,遂携同索额图一同前往慈宁宫。
踏入慈宁宫后,映入眼帘的便是太皇太后正闭目合十,口中念念有词地诵着佛经,手中的念珠亦如行云流水般不停转动。
康熙深知太皇太后笃信佛法,自幼在草原时便尊崇藏传佛教,待到大清入关后,太皇太后闲暇之余更是潜心修持,诵经拜佛已然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尤其是当康熙年幼时不幸罹患天花之际,太皇太后整日念经祈福,终于使得康熙得以战胜病魔。自此以后,太皇太后对于佛祖愈发虔诚。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太皇太后才读完一段经文,慢慢地站起身来。
此时,康熙匆匆忙忙地进了宫,向太皇太后行了个礼,说道:“孙儿叩见皇祖母!”
太皇太后用慈爱的眼神微微一笑,说:“哦,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来请安了,又没去上课吧!”
康熙连忙站起来,拉住太皇太后的手说:“什么事都瞒不过皇祖母的眼睛呀!”康熙微微一笑,紧接着说道:“皇祖母,鳌拜实在是太狂妄了!”
太皇太后看着康熙,眼神里充满了慈爱,问道:“什么事情让你如此生气呢?”
康熙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前几天鳌拜宣称今天大朝的时候,要让《时宪历》和《大统历》一较高下。可是谁能料到,今天却变成了陈光先找汤若望的麻烦,而鳌拜则趁机把汤若望等人关进了大牢,并交由班布尔善和刑部一起审讯。孙儿想听一听皇祖母对此事有何看法。”
太皇太后大惊失色:“他们竟然动了汤若望?”康熙也气愤地说道:“是啊,皆因前几日汤若望上疏请求朕亲政,鳌拜或许因此心怀不满。这朝中的大臣们啊,除了苏克沙哈和索尼之外,唯有汤若望不愿与鳌拜为伍,可他却将钦天监的监正之位给了陈光先!”
“看来,这陈光先是投靠了鳌拜!”太皇太后闭上眼睛,冷静地分析道。
康熙点点头,语气沉重地说:“陈光先上疏弹劾汤若望,列出了六大罪状,听起来每一条都足以置汤若望于死地!”接着,康熙便将这六条罪状一一叙述出来:
其一,汤若望在全国传教,建了四百多个教堂,有五六万教徒。他很有影响力,能号召全国教徒造反。其他外国传教士也遍布全国,汤若望则利用历法来隐藏自己,窥探朝廷机密。他们内外勾结,图谋不轨。如果不尽快铲除他们,就会像养虎为患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