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野花还没从枯草上退去,叶不凡就被院子里的动静吵醒了。窗外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像是锄头碰到石头的声音。叶不凡一骨碌爬起来,看见初初正踮着脚尖,抢爸爸手里的锄头,嘴里嚷嚷着:“我来挖!我来挖!”瑶瑶站在门槛上,抱着她的破布娃娃,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院子中央的木犁。
“醒啦?”妈妈端着洗脸水从灶房出来,“快洗脸吃饭,吃完跟你爸爸去看咱家的地。”叶不凡接过毛巾,水带着点温热,是妈妈特意烧的热水。瑶瑶跑过来,把娃娃塞给叶不凡:“哥哥帮我抱会儿,我也要去看地!”初初早就扒着门框往外瞅,嘴里塞满了红薯干:“爸爸说地里有野兔,我要去抓!”
吃完饭,爸爸扛着锄头,妈妈背着竹筐,里面装着卷尺和记号笔,我们四个跟在后面,浩浩荡荡往村东头的向阳坡走。路上遇见叶大伯赶着牛去犁地,老牛“哞哞”地叫着,蹄子踩在长满草的土路上,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老叶,去看地啊?”叶大伯笑着问,“向阳坡的地可得好好整,明年保准高产。”爸爸笑着点头:“是啊,先去摸摸底,看看哪儿该填,哪儿该挖。”
越靠近向阳坡,空气里的土腥味越浓。往年这个时候,集体的地早就歇着了,田埂上长满了野草。可今年不一样,分了田的人家都在地里忙活,有的在翻土,有的在修田埂,远远望去,地里全是晃动的人影,像是撒在田垄上的种子。
“到了!”爸爸指着前面一片开阔的田地,地里的稻茬还没割干净,枯黄的杆子在风里摇摇晃晃。田埂上长满了野菊,干枯的花瓣在阳光下泛着白。爸爸从竹筐里拿出卷尺,拉着我开始量地:“从这棵老榆树开始,往东量五十步,是咱家地的边界。”他用脚在地上划出一道线,又在旁边插了根削尖的木棍,“记住这个记号,以后可不能种到别人家地里去。”
叶不凡蹲下来摸了摸土,土块硬硬的,掰开来里面是褐色的,夹杂着细小的沙粒。“这土得好好翻,”爸爸用锄头挖了一下,锄头碰到土块“当”的一声,“冬天把土冻透了,开春才能酥松,种啥长啥。”初初拿着小铲子在旁边挖,突然喊:“有虫子!”我们跑过去一看,是只冬眠的土蚕,胖乎乎的蜷在土里,瑶瑶吓得躲到妈妈身后,初初却用树枝把它挑起来:“这能喂鸡不?”
妈妈从竹筐里拿出布袋,开始捡地里的碎石子:“石头得捡干净,不然开春犁地会硌坏犁头。”她教瑶瑶辨认哪些是碎石,哪些是能肥田的泥块。瑶瑶学得认真,把捡来的石子放进布袋,时不时举着石头问:“娘,这个是不是碎石?”妈妈笑着点头:“是,瑶瑶真能干。”
爸爸在地里走来走去,嘴里念念有词:“这块地势高,适合种红薯,不怕淹;那块低洼点,种水稻正好;边上这几分地留着种菜,够咱家人吃了。”他蹲下来,抓起一把土凑到鼻子前闻:“好土!比农场的沙土养庄稼,你看这土黏糊糊的,保准能锁住水。”
正说着,叶月英和她爹也来地里了,她家的地就在我们家旁边。“不凡!你们也来整地啊?”月英挥着手里的镰刀,头上裹着红头绳,“叶月英爹说要把田埂修高点,明年好浇水。”她爹扛着扁担,笑着对叶不凡爸说:“老叶,以后咱就是邻居了,浇水的时候可得互相帮衬着。”叶不凡爸爸赶紧点头:“那是自然,远亲不如近邻嘛。”
月英跑到叶不凡身边,小声问:“柔柔写信没?”叶不凡摇摇头,心里有点失落。柔柔走的时候说会写信来,可那么多天了,还没收到。月英从兜里掏出颗糖:“给叶不凡,我娘买的水果糖,甜着呢。”叶不凡剥开糖纸,把糖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漫开来,心里的失落少了些。
中午回家的时候,每个人的裤脚都沾满了泥土,初初的脸上还蹭了块黑泥,像只小花猫。奶奶早已做好了午饭,蒸的玉米面窝头,炒的萝卜干,还有早上剩下的鸡汤。初初狼吞虎咽地吃着,说地里的活儿比掏鸟窝累多了。瑶瑶却小声说:“我手疼。”我们一看,她的手心磨出了好几个红印子,是捡石头时磨的。妈妈赶紧找来猪油,给她抹在手上:“明天别捡石头了,跟妈妈学看田埂。”
下午爸爸借来叶大伯家的牛,开始犁地。老黄牛慢吞吞地走着,犁铧插进土里,翻出深褐色的泥土,带着股清新的腥气。爸爸扶着犁把,腰弯得像张弓,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初初跟在牛后面,捡犁出来的草根,时不时拍拍牛屁股,老牛被惹急了,“哞”地叫一声,吓得他赶紧躲开,逗得我们都笑了。
“哥哥,春天插秧的时候,我能来帮忙吗?”她仰着脸问,眼睛里闪着期待的光。“当然能,”叶不凡笑着说,“你可以帮我们递秧苗,像月英姐姐那样。”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地里已经犁出了好几条整齐的田垄,翻起的泥土在夕阳下泛着金红色的光。爸爸直起腰,捶了捶后背,脸上却带着笑:“这犁完的地看着就是舒坦,像铺了层新棉被。”妈妈把捡来的碎石堆在田埂边,说要垒个小台子,明年放水的时候好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