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省长前去参加一个省里牵头举办的经贸洽谈会,我作为随行人员,也得以踏入那个金碧辉煌得让我有些目眩的酒店宴会厅。
水晶吊灯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雪茄、香水与高级食材混合的复杂气味。西装革履的男人们和裙裾飘飘的女人们端着酒杯,脸上挂着模式化的笑容,低声交谈,构筑着一张无形却密不透风的关系网。这与我在政策研究室熬夜啃材料、在田间地头听老乡倒苦水的世界,仿佛隔着一条银河。
我下意识地整了整自己那套显得过于板正、甚至有些土气的西装,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像个误入藕花深处的闯入者。周省长如鱼得水,不时与相识的官员、企业家颔首致意,但他身边的气场自成一体,带着一种疏离的威严。
“致远,放松点。”周省长似乎察觉到我的紧绷,头微微侧过,声音不高,“这种场合,多看,多听,少说。记住,你在这里,代表的是省政府的形象。”
“是,省长,我明白。”我深吸一口气,试图将那份格格不入的局促压下去。
就在这时,一个热情洋溢的声音插了进来:“周省长!哎呀,可把您盼来了!”
来人约莫四十多岁,身材微胖,满面红光,一套剪裁合体的名牌西装也掩不住那股草莽起家的江湖气。他正是近年来在本省风头正劲的民营企业家,高建明。他手里端着两杯香槟,极其自然地将其中一杯递向周省长。
“高总,生意越做越红火啊。”周省长接过酒杯,只是象征性地沾了沾唇,脸上是惯常的、看不出喜怒的平静。
“托政策的福,托省长您和各位领导的关心!”高建明笑容可掬,目光随即落在我身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这位年轻同志是?”
“我的秘书,林致远。”周省长简单介绍。
高建明立刻伸出双手紧紧握住我的手,力道十足:“林秘书!久仰久仰!真是一表人才,年轻有为啊!”他的热情近乎夸张,手掌温热而略带潮湿,像是一条无声缠绕上来的藤蔓。
我被他握得有些不自在,勉强维持着礼貌:“高总,您好。”
“林秘书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高建明松开手,眼神里闪烁着精明的光,不像询问,倒像是确认。
我点了点头:“是的,主要是来学习。”
“嗨,简单!”高建明一副“包在我身上”的架势,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推心置腹的熟稔,“这种酒会啊,学问就三样:看人,听话,品酒。”
他煞有介事地开始“授课”:“这看人嘛,你看那边,”他眼神示意不远处一个孤立一隅、略显焦虑的中年男人,“那位王总,项目卡在审批上了,见谁都像见救命稻草。再看那位,”他目光转向一群围着一个气度不凡老者的人群,“李老,退下来多年,余威犹在,儿子现在在关键岗位上,所以照样是核心。”
我顺着他所指看去,那原本看似和谐融洽的场面,瞬间在我眼中被拆解成一个个充满计算和目的的单元。
“这听话呢,”高建明继续道,“领导说‘研究研究’,那八成是没戏;说‘问题不大’,那基本就稳了。至于这品酒……”他晃了晃手中的酒杯,琥珀色的液体荡漾出诱人的光泽,“这里头的门道就更深了,什么时候敬酒,怎么敬,说什么,都有讲究。林秘书,以后慢慢体会。”
他这一套“江湖秘籍”听得我心头有些发堵。这与我理解的“工作”相去甚远,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权力与利益的交易舞会。
周省长在一旁,并未阻止高建明的“教诲”,只是淡淡地看着,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高建明话锋一转,又回到我身上:“林秘书,以后常联系!周省长日理万机,有些小事,您直接吩咐我就成。多个朋友多条路嘛!”他说着,变戏法似的掏出一张质地精良、镶着金边的名片,双手递给我。
我迟疑了一下,接过名片,触手是一种昂贵的磨砂质感。“谢谢高总。”
“是我的荣幸!”高建明笑容更盛,随即又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听说林秘书文采斐然,是周省长的得力笔杆子。我们这些大老粗,最佩服的就是有文化的读书人!以后公司在宣传、文案方面,说不定还要多向林秘书请教呢!”
这话听着是恭维,却让我心里警铃微作。他将一种可能逾越边界的行为,包装成了对我能力的欣赏。
周省长这时才不轻不重地开口:“高总,致远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本职工作。你的公司,有专业的市场部和法务部。”
高建明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立刻顺杆往下爬:“是是是,省长说的是!看我,见到人才就忍不住想亲近,唐突了,唐突了!”他打了个哈哈,又寒暄两句,便识趣地告退,融入了另一堆人群。
他走后,周省长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场上众生相,忽然问我:“致远,看出什么了?”
我斟酌着词句:“很热闹,也很……复杂。高总他,很善于交际。”
“善于交际?”周省长轻轻哼了一声,语气听不出褒贬,“他是太善于钻营了。这种人,用得好,能成事;把握不住,会坏事。”他顿了顿,看向我,目光锐利,“你要记住,别人敬你,靠近你,不是因为你林致远本人有多大的魅力,而是因为你坐的位置,代表的权力。脱离了这层身份,你试试?”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我因被恭维而产生的那一丝微妙的飘然感,让我从头到脚都清醒过来。
“我明白,省长。”我郑重地回答。
酒会仍在继续,衣香鬓影,觥筹交错。但我再看去时,感觉已截然不同。那绚烂的光影之下,是暗流涌动的试探、心照不宣的交换和赤裸裸的利益计算。高建明那张热情的笑脸,和他那套“酒会学问”,像一枚烙印,深深地刻在了我这个初窥门径的“官场新人”心上。
这杯酒,滋味复杂。而我未来的路,似乎也比我想象的,要更加崎岖和莫测。
喜欢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