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亮平离开汉东后留下的权力真空,迅速被填补。省委的任命文件以超乎寻常的效率下发,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副局长吕梁被正式任命为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党委书记、局长。那个困扰他许久的“副”字,终于去掉了。
这份任命文件措辞严谨,肯定了反贪局在省委领导下取得的工作成绩,并对吕梁同志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给予了充分信任,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依法履职,服务汉东发展大局。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尘埃落定、步入正轨的稳妥气息。
一、 走马上任:新局长的“第一把火”
任命宣布的当天下午,吕梁就在反贪局大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全局干部大会。与侯亮平时代那种充满火药味和紧迫感的会议氛围截然不同,这次的会场显得格外庄重、有序,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弛。
吕梁坐在昔日侯亮平的位置上,面前放着崭新的保温杯和摊开的笔记本。他穿着一身合体的藏青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一种沉静而威严的表情。他没有像侯亮平那样开场就抛出尖锐议题,而是首先不疾不徐地传达了省委关于反贪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重点强调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同志们,”吕梁的声音平稳有力,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在几个曾经与侯亮平走得近的处长脸上略有停留,但很快又移开,“省委任命我主持反贪局的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既是组织的信任,也是沉甸甸的担子。”
他略微停顿,给台下留出消化和思考的时间。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局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做了一些工作,也经历了一些波折。”他巧妙地用“波折”一词轻描淡写地概括了侯亮平事件,“这提醒我们,反贪工作政策性、专业性极强,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严格在法律和纪律的框架内行事,必须注重方式方法,必须服务服从于汉东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几个“必须”,语气逐渐加重,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台下鸦雀无声,不少人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局的工作思路要做出适当调整。”吕梁翻开笔记本,照着上面提纲挈领的几点阐述道,“第一,要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程序,不搞有罪推定,不搞办案指标,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第二,要突出办案重点,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查处那些群众反映强烈、阻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腐败问题,对于历史遗留问题、情况复杂的问题,要慎重对待,稳妥处理,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搞运动式执法。第三,要加强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和引导,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反贪铁军。”
这番讲话,与侯亮平强调的“刮骨疗毒”、“一查到底”、“打破坛坛罐罐”的激进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吕梁强调的是“稳妥”、“重点”、“服务大局”,其核心就是将反贪工作的锋芒收敛起来,纳入到汉东现有权力格局可接受的轨道内运行。
他虽然没有直接点名批评侯亮平,但每一句话,都像是在对照着侯亮平的“错误”进行纠正和反思。台下那些曾经对侯亮平的激进风格感到不适或压力山大的干部,尤其是原本就靠近吕梁的一派,脸上不禁露出了深以为然甚至松了口气的表情。而少数侯亮平的坚定支持者,则只能低下头,掩饰内心的失望和不安。
“另外,”吕梁最后补充道,语气变得格外严肃,“要深刻吸取之前的教训,严格执行办案纪律和保密纪律。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接触重要涉案人员家属,不得对外泄露案情,更不得利用办案权力耍特权、要威风!今后,所有重大案件的初核、立案、采取强制措施,必须经过局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并按规定向省检察院党组和省委主要领导汇报!”
这一条,几乎是为侯亮平“量身定做”的补救措施,彻底收紧了办案权限,尤其是针对山水集团这类敏感案件的处置权。所有人都明白,反贪局的“侯亮平时代”已经彻底结束,“吕梁时代”正式开启,而这是一个以“稳健”和“守成”为标志的时代。
二、 拜会“座师”:表态与效忠
全局大会后的第二天上午,吕梁精心安排好了行程。他没有先去自己的新办公室处理积压文件,而是让司机备车,他要外出拜会两位领导。
第一站,是省委大院,三号办公楼,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高育良的办公室。
对于这次拜会,吕梁做了充分的准备。他知道,高育良不喜欢露骨的奉承,更欣赏有思想、懂分寸的下属。他在秘书的引导下走进高育良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时,态度恭敬而不谄媚。
“高书记!”吕梁微微躬身,语气诚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