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其中的代价也极大。北境才刚刚安好,好不容易取得的进展,一旦回师,轻则前功尽弃,重则一些仍然拼死抵抗的士兵即刻可以重新建立北辽,甚至我大秦若按兵不动,或可坐收渔翁之利,他们先前投入的人力物力将付诸东流。这种‘前狼后虎’的局面,足以让任何决策者头疼。他们需要判断,是南方的失地更重要,还是北境的战果更关键?”
谢灵运走到书案旁,手指点在代表唐汉两国的位置:
“再说与南楚议和,以稳住南方。这亦是一种可能。毕竟,南楚实力不容小觑,真要南北两线作战,若能以些许利益,甚至割让几座不重要的城池,换取南方边境的暂时安宁,集中力量先解决北辽问题,再图后计,也不失为一种‘壮士断腕’的策略。
但‘议和’二字,说来容易,行之艰难。这不仅是面子问题,更是民心士气的问题。刚刚在北境取得些许胜利,转头就被南楚打得割地求和,这让国内百姓如何看待?让前线将士如何自处?恐怕会被视为软弱可欺,反而助长南楚的气焰。而且,南楚此次尝到了甜头,议和的条件恐怕不会低,这‘稳住南方’的代价,唐汉两国是否愿意承受,又能否承受得起?”
东方凌风眉头紧锁,接口道:“如此说来,无论哪种选择,都有利弊,都有风险。”
“正是。”谢灵运眼中闪过一丝睿智,“我推测,唐汉两国的反应,大概率不会是纯粹的‘回师’或‘议和’,而更可能是一种折中的策略。”
“折中?”
“嗯,”谢灵运点头,“他们可能会从北境抽调部分兵力,但并非主力,回师驰援南方,以图收复部分失地,或者至少遏制住南楚的攻势,稳住战线。同时,他们或许会派遣使者前往南楚,试探议和的可能性,哪怕只是虚与委蛇,为军事调动争取时间。
对于唐国而言,其国力或许稍强于汉国,可能会更倾向于采取强硬一些的手段,毕竟南方是其传统腹地,不容有失。而汉国,若北境战事胶着,或许会更倾向于息事宁人,先稳住南方再说。
当然,还有一种更坏的可能,也是我们必须警惕的——唐汉两国因南楚的入侵,而将矛头部分转向我们大秦!”
“转向我们?”东方凌风一惊,“为何?我们并未参与此事。”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谢灵运冷笑道,“他们或许会认为,若非我大秦百年前崛起,与他们争夺,他们何至于分兵?何至于让南楚有机可乘?届时,他们可能会将一部分怨气撒在我们头上,甚至可能联手向南楚施压的同时,也对我大秦进行牵制,要求我们分担压力,或者在北境做出让步。此乃‘迁怒’,亦是‘祸水东引’之计,不可不防。”
谢灵运走到东方凌风面前,目光炯炯:“所以,凌风,南楚这一手,搅动的不仅仅是唐汉的南方边境,更是整个天下的棋局。我们秦国,绝不能置身事外,必须密切关注唐汉两国的动向,提前布局,方能在这风云变幻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孔明那老小子让我们稳住北境,静观其变,其深意便在于此。”
东方凌风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玄祖分析得极是。看来,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平静了。我们需得早做准备,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变数。”
这天下的棋盘,因南楚的落子,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也更加凶险刺激了。
喜欢神风永恒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神风永恒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