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渲染成一片暖橙色。李敏从客房出来,对正在厨房准备晚餐的秀秀说道:“晚上出去吃吧,尝尝本地的特色菜。” 她的语气不是商量,而是告知,带着一种长久以来发号施令的习惯。
秀秀正在洗米的手顿了顿,随即从善如流地关上水龙头,擦干手,脸上没有丝毫不悦,反而露出得体的微笑:“好的,李阿姨。您想吃什么口味的?本地有几家不错的菜馆,我马上定位子。”
这份迅速的反应和毫无滞涩的顺从,让李敏微微颔首。她不喜欢拖泥带水的人。“你安排吧,清淡精致些即可。”
“明白。”秀秀拿起手机,走到一边,快速拨通了电话,低声与某家餐厅的经理沟通起来,几句话就敲定了包厢和大致菜单,效率极高。
很快,一行人准备出发。秀秀开车,李敏自然地被请上了后座。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已经初三、个子快赶上妈妈的暖暖,没有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坐副驾,而是笑嘻嘻地拉开后车门,挨着李敏坐了下来。
“李奶奶,我陪您坐!”小姑娘声音清脆,笑容甜美,带着青春期少女特有的活力与一点点想要亲近的试探。
李敏有些许不习惯,但看着暖暖那张酷似秀秀年轻时、却更添明媚的脸庞,到底没说什么,只是往旁边稍稍让了让。
车子平稳地驶出小区,汇入傍晚的车流。暖暖是个小话痨,一路上开始叽叽喳喳地跟李敏讲起学校的趣事。
“李奶奶,我们班最近来了个新的物理老师,特别有意思,做实验的时候头发差点被烧着,全班都笑疯了!”
“我们下周要开运动会了,我报了接力跑和跳远,明明哥报了铅球,不过他肯定扔不远,他力气都用在打游戏上了!”
“我们学校后街新开了一家奶茶店,味道超赞,下次我带您去尝尝呀?不过妈妈说不能常喝,不健康……”
她语速轻快,描述生动,偶尔还配上夸张的手势,让后座的气氛不知不觉就活跃起来。李敏大多时间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被逗得嘴角微不可查地向上弯一下。她习惯了严谨和安静,身边很少有这样充满生命力的“噪音”,起初有些不适,但渐渐地,竟也觉得不那么讨厌。
坐在副驾的明明偶尔听到妹妹“诋毁”自己,会忍不住回头反驳一句:“谁说我扔不远?我那是保存实力!”或者纠正她:“那家奶茶店糖放太多了,一点都不好喝。”
暖暖就会冲他做个鬼脸,然后又继续缠着李奶奶说话。秀秀透过后视镜看着后座这意料之外却和谐的一幕,心中微微触动。孩子天真烂漫的热情,有时候真是化解隔阂的最好利器。
餐厅定在一家格调高雅、以精致本地菜闻名的私房菜馆。车子刚停稳,秀秀就看到王一诺已经等在门口了。他显然是接到消息后匆忙赶来的,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但脸上是温暖的笑容。
暖暖和明明一下车,就像两只欢快的小鸟扑了过去,异口同声地、带着熟稔的亲昵问道:“叔,你的工作安排完了?”
这声自然而然的“叔”,不再是之前略带客气的“王叔叔”,更不是更早之前的“哥哥”,这个称呼的变迁,清晰地划出了他们关系亲密的轨迹,也无形中定义了王一诺在这个家庭组合中的位置。
王一诺一手一个,揉了揉两个孩子的头发,笑容加深:“嗯,安排完了,就赶过来陪你们和奶奶吃饭。”他抬头,目光先与秀秀交汇,传递了一个“放心”的眼神,然后才看向母亲,语气恭敬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妈,等久了吧?我们进去吧。”
李敏将儿子与孩子们、与秀秀之间那流畅而亲昵的互动尽收眼底,也将那声“叔”听在耳中。她没有立刻回应儿子,目光在王一诺和两个孩子之间流转了一圈,才淡淡地“嗯”了一声,率先向餐厅内走去。
包厢环境清幽,窗外是精心打理过的庭院景观。落座时,暖暖依旧挨着李敏坐下,明明则坐在妹妹旁边,王一诺和秀秀自然坐在了一侧。
点菜时,秀秀将菜单先递给李敏:“李阿姨,您看看有什么合胃口的。”
李敏随意翻看了一下,点了两个清淡的招牌菜,便将菜单递回给秀秀:“其他的你安排吧,孩子们喜欢吃什么就点什么。”
这个细微的举动,让秀秀和王一诺都微微一愣。这似乎是她第一次,明确地将“孩子们”的喜好纳入了考虑范围,尽管语气依旧平淡。
秀秀从善如流,又加了几个明明和暖暖爱吃的菜,以及一个王一诺偏好的口味,安排得妥帖周到。
等待上菜的间隙,暖暖又开始发挥她“社交小达人”的本领,拉着李敏看她手机里存的学校活动照片,明明偶尔在一旁补充说明。王一诺则低声和秀秀交流着分店的事情,画面竟然有种奇异的和谐。
李敏看着身旁笑容灿烂的暖暖,又看看对面虽然话不多但眼神清正、举止得体的明明,再瞥一眼正与秀秀低声交谈、眉眼间带着放松和愉悦的儿子,心中那份固守了许久的坚冰,似乎在无人察觉的角落,又悄然融化了一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