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播一段广告:
昨晚下了点雨。
作者君外出乘凉,穿的短裤,结果天阴,有风,冷的作者君赶紧回家穿了个卫衣。
读者朋友们,你们那边天气舒服吗?)
回到羊场,牌局早散了,几个人正闲扯淡。
车刚停稳,几个孩子就叽叽喳喳地冲去找碗洗杏子了,也不知谁会是那个酸得龇牙咧嘴的幸运儿。
曹昆屁股刚挨上凳子,跟平就凑了过来:
“房子的事,你啥时候去省城?楼盘都打听好了,抽空去看看?”
“明天就去,待两天。回来就去看房。”曹昆答道。
他现在就是个“闲人”,整天没事,可事儿一来又好像都挤在一块儿。
“老曹,准备买啥好车啊?”
王宝和祁伟两个大嗓门立刻嚷开了。
“就给家里买个皮实耐造的。”曹昆随口应着。
这下可好,几个人又热烈地讨论起买啥车来。
“买大宝那款保时捷!好多美女主动往上贴!”
“买个大SUV,空间大,嘿嘿嘿……”
还有人跟着坏笑几声。
难怪都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对了老曹,”赵仁学突然插话,
“你回来还得跟我们跑趟村里。”
见曹昆投来询问的眼神,赵仁学解释:
“村里的意思,弄个开业仪式,热闹一下,你知道的这种难免的。”
曹昆一听就头大,他最烦这种应酬。
“时间定了就通知我。应酬的事让跟平和老谢上啊!”
曹昆笑着出主意,
“老谢划拳,跟平喝酒,双剑合璧,保管把领导们陪得舒舒服服。
要场面?找大宝商量,让他找几个网红来撑场子,绝对有面子!”
老谢一听,乐了,“啪”地一巴掌拍在旁边王宝的大腿上,竖起大拇指,一本正经地喊:
“高!实在是高!妙!实在是妙!”
老谢这捧哏的功夫是到位,就是太刻意了点。
除了王宝揉着腿骂骂咧咧,其他人都被老谢这夸张的样儿逗得哈哈大笑。
他那张方正的国字脸,配上“羊官”这外号,再想想他此刻的模样,反差感十足,格外好笑。
大宝是个明白人,不聪明也搂不到这么钱,顺势接话:
“真想弄,我帮你们联系,一句话的事儿。”
赵仁学想了想:“行,待会儿咱俩细说。”
跟平在旁边捣乱:
“可别找太磕碜的啊!别到时候领导们酒喝不下,菜吃不下,全给得罪了!”
曹昆嘴也欠,跟着起哄:
“那不正好?省酒省菜!最好找那种让人一看就想吐的。”
众人立刻嘘声一片,纷纷“谴责”曹昆太不“厚道”,让他赶紧做个人。
笑闹间,话题又七嘴八舌地扯开了。
……
旁边没女的,一群大老爷们儿彻底放开了,荤素不忌地痞笑着,空气里弥漫着粗粝又轻松的气氛。
正胡侃得起劲,忽听屋里一阵鸡飞狗跳,
一大帮孩子争先恐后地从门里逃窜出来,仿佛后面有鬼追似的。
紧接着,祁伟媳妇端(或拎)着个碗追了出来,嘴里连珠炮似的数落着几个跑得慢的倒霉蛋:
“一个个的!想造反啊?酸不死你们!碗都差点打喽!”
得,孩子们想偷偷独享(或恶作剧)的“洗杏计划”,还没开始就“夭折”了。
果然,爸爸们或许摸不清孩子脾性,但当妈的个个都是“克格勃”,
再加上徐俐这个“小叛徒”,早把孩子们鬼鬼祟祟的“罪证”(拍的视频)给几位妈妈“举报”了。
说说笑笑间,日头已偏西到了三点。
众人这才收了话头,吆喝着起身,开始为晚上的重头戏做准备
——煮肉、串串…
烧烤的过程自然是笑料不断,状况百出:
有人举着半生不熟还滴着血水的鸡翅嚷嚷“好了好了”;
有人盯着炭火上已成焦炭的蔬菜串欲哭无泪;
更有人分享起生活中遇到的奇葩糗事,惹得大家哄堂大笑之余,纷纷猜测:
“这说的怕不是你自个儿吧?”;
当然也少不了煞风景的,聊着聊着蹦出些倒胃口的话题,立刻引来众人齐声笑骂:
“滚蛋!还让不让人吃了!”
……
这顿露天烧烤,一直折腾到六点多才算消停。
烤架旁烟雾缭绕,杯盘狼藉。男人们嗓门洪亮,女人们笑骂嗔怪,孩子们还在追逐打闹。
言语粗俗直白,带着点荤腥和泥土气,但曹昆看着这闹哄哄的场景,心里却觉得特别踏实。
这才是他熟悉的、扎扎实实的市井生活,充满了烟火气的真实。
帮着老谢把剩下的东西收拾好
——该塞新冰柜的塞进去,能带走的让孩子们多的几家分了
——众人便互相吆喝着道别,约好下次再聚,各自回家。
第二天一大早,徐俐就和张瑶过来了。
“好久不见啊,大叔。”
好久不见的张瑶开口,语气居然挺礼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