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远趁机挑起担子往外走,刚到街口,就看见徐金戈穿着长衫,正靠在电线杆上抽烟。两人目光短暂交汇,徐金戈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警惕,随即又恢复了漠然。周明远知道,这位国民党谍报员也在追查《兰竹图》,而自己刚才的举动,恐怕已经引起了他的注意。
当晚,周明远在约定的烟馆见到老吴。“方景林顺着锦盒查到了肖建彪,还从煤铺老板那儿拿到了账本线索,已经把文三儿摘干净了。” 老吴递过来一碗热茶,“不过徐金戈也盯上肖建彪了,这两人要是撞上,怕是要出乱子。”
周明远摩挲着茶碗边缘,想起电视剧里徐金戈利用花猫儿杀犬养平斋的剧情。“接下来得盯着肖建彪的动向。” 他说,“日军的情报总负责人犬养平斋很快就要露面,徐金戈肯定会对他下手,我们得帮他避开日军的埋伏。”
老吴点点头:“上级也收到消息,犬养平斋喜欢去天桥听戏,后天正好有场梅派名角的演出。”
周明远眼前一亮。天桥是文三儿常去的地方,也是剧中多方势力交汇的舞台。他或许可以借着修鞋的由头,在天桥布下暗线 —— 既帮徐金戈摸清犬养平斋的行踪,又能给方景林传递预警,让这两位身处不同阵营的主角,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配合。
第二天一早,周明远再次挑着修鞋担子来到天桥。杂耍的锣鼓声、小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一派热闹景象下藏着暗流。他选了个能看见戏楼入口的位置坐下,刚摆好工具,就看见文三儿拉着洋车经过,车座上坐着的正是罗梦云。
周明远赶紧低下头,假装打磨鞋掌。等洋车走远,他抬头望向戏楼,只见几个穿便衣的日军正盯着入口,手里的枪藏在长衫底下。看来日军早就布好了埋伏,就等徐金戈上钩。
他摸出随身携带的粉笔,在地上画了个简单的戏台图案,旁边标着 “酉时三刻,雀笼藏刀”——“雀笼” 是犬养平斋的代号,“藏刀” 则暗示有埋伏。做完这一切,他看见方景林穿着便衣,正靠在不远处的茶摊旁喝茶,目光时不时扫向戏楼。
周明远故意把修鞋担子往茶摊挪了挪,假装不小心撞翻了旁边的鸟笼。“对不住!” 他一边捡鸟雀,一边把写着 “日军埋伏,后门有出路” 的纸条塞进方景林的茶碗底下。方景林低头喝茶时,指尖不经意地划过纸条,眼神微微一凝,随即不动声色地将纸条收进袖口。
酉时刚到,徐金戈果然出现在戏楼门口,身后跟着一个提着鸟笼的伙计 —— 那鸟笼正是给犬养平斋的见面礼。周明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眼看徐金戈就要走进戏楼,茶摊突然传来争执声,方景林不知为何与茶老板吵了起来,掀翻的茶桌挡住了戏楼入口。
日军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徐金戈趁机绕到戏楼后门。就在这时,戏楼里突然响起枪声,日军的埋伏提前暴露了。周明远知道,这是方景林故意制造的混乱,既给徐金戈争取了时间,又没暴露自己的身份。
混乱中,周明远挑着担子悄悄撤离。路过天桥拐角时,他看见文三儿正躲在墙角发抖,罗梦云的洋车翻倒在一旁。“文三哥,快躲起来!” 周明远喊了一声,把他拉进胡同。
等枪声平息,文三儿才哆哆嗦嗦地说:“刚才看见徐先生从后门跑了,后面跟着一群日本人……”
周明远知道,徐金戈肯定已经拿到了关键情报。他拍了拍文三儿的肩膀:“赶紧回车行,这儿不安全。” 看着文三儿拉着洋车匆匆离去的背影,他突然意识到,这个麻木又糊涂的车夫,就像北平城里无数普通人的缩影,而自己和方景林、徐金戈所做的一切,正是为了守护他们仅存的安宁。
回到芦苇荡木屋时,“鸽子” 已经在等他了:“方景林传来消息,徐金戈成功脱身,还拿到了犬养平斋的情报。上级说,接下来我们要协助他们追查《兰竹图》的下落,那幅画里藏着日军的军火库分布图。”
周明远点点头,心里清楚,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兰竹图》的下落、犬养平斋的行踪、徐金戈与方景林的微妙关系,还有即将登场的杨秋萍…… 无数条线索交织在一起,而他就像站在棋局之外的观棋者,既要守住自己的身份,又要悄悄拨动棋子的走向,让这场狼烟中的暗战,朝着胜利的方向发展。
喜欢从狼烟北平开始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从狼烟北平开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