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的北平城火光交织,周明远三人背着简单的行囊,在胡同里疾行。身后传来日军的呼喊声和枪声,越来越近,孙金发年纪大了,体力不支,脚步渐渐慢了下来。“孙叔,再坚持会儿!” 周明远伸手扶住他,“过了前面的石桥,就能到郊区的小路了。”
张掌柜走在最前面,时不时回头张望,突然压低声音:“快躲起来!前面有岗哨!” 三人赶紧钻进路边的柴草堆,看着两个日军士兵端着枪在石桥上来回踱步,手电筒的光束扫过柴草堆,周明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紧攥着腰间的匕首。
好在日军并未仔细搜查,很快就转身离开了。三人趁机冲过石桥,踏上郊区的土路。泥土混着雪水沾在裤脚上,又冷又沉,却没人抱怨 —— 只要能逃出日军的 “清乡” 圈,这点苦算不了什么。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天边泛起鱼肚白,远处的山林隐约可见。“快到了,山洞就在那片松林后面。” 张掌柜指着前方,声音里带着疲惫,却也透着希望。就在这时,林子里突然传来动静,几个穿着灰布军装的人举着枪走了出来,为首的正是根据地的交通员老陈。
“是我们!自己人!” 周明远赶紧喊出声,掏出藏在怀里的半块银元 —— 这是约定的信物。老陈看清信物,松了口气,快步迎上来:“可算把你们盼来了!里面的同志都在等着,老道士也已经到了。”
跟着老陈走进山洞,里面灯火通明,二十多个同志挤在不算宽敞的空间里,有的在包扎伤口,有的在整理物资。小李看见周明远,赶紧迎上来:“周同志,你们没事就好!我担心了一晚上。” 老道士也走过来,手里拿着一碗热粥:“快喝点热的,暖暖身子,昨晚你们走后,日军就搜查了城隍庙,还好我们转移得及时。”
周明远接过热粥,心里一阵温暖。他环顾四周,发现不少同志都带着伤,有的甚至还在渗血,脸上却没有丝毫怯懦。“大家都辛苦了,” 周明远清了清嗓子,声音虽轻,却带着力量,“这次‘清乡’虽然凶险,但我们大部分同志都安全转移了,这就是胜利。”
就在这时,老陈拿着一张纸条走过来,脸色严肃:“周同志,这是根据地刚刚传来的指令,让你立刻去一趟联络点,有重要任务交给你。” 周明远心里一动,接过纸条,上面只有寥寥几行字:“速往城西悦来客栈,与‘鸽子’接头,协助完成电台护送任务,此任务关乎主线行动。”
“‘鸽子’?电台护送?” 张掌柜凑过来,小声问道,“这好像是之前根据地提过的主线任务,没想到会让你去。” 周明远点点头,心里明白,这意味着他们要从当前的躲避状态,正式参与到更重要的剧情行动中。“我得马上出发,” 他站起身,对张掌柜说,“这里就交给你和老道士了,照顾好同志们,等我完成任务就回来。”
孙金发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塞给周明远:“里面有几块银元,还有一件干净的短褂,路上用。你一定要小心,悦来客栈在日军的管控区,肯定不安全。” 周明远接过布包,重重地点了点头:“放心吧,我会注意的。”
告别众人,周明远跟着老陈往山洞外走。此时的郊区已经恢复了平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老陈把他送到路口,递给他一张地图:“这是去悦来客栈的路线,避开大路,走山间小道,能少遇到岗哨。‘鸽子’的接头暗号是‘老板,要一斤龙井’,他会回‘只剩碧螺春了’,记住,千万不能出错。”
周明远接过地图,仔细看了一遍,记在心里,然后把地图折好塞进怀里:“我知道了,谢谢你,老陈。” 老陈拍了拍他的肩膀:“保重,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
顺着山间小道往城里走,路上偶尔能看到日军的巡逻队,周明远都提前躲进树林里,等他们走远了再继续赶路。中午时分,他终于到了城西,悦来客栈的招牌就在前方不远处,门口站着两个日军士兵,正盘查进出的人。
周明远绕到客栈后面,找到一个废弃的后院,翻墙跳了进去。后院里堆满了杂物,他悄悄走到客栈的后门,轻轻敲了敲。门很快打开一条缝,一个店小二探出头,警惕地看着他:“你找谁?”
“我找老板,要一斤龙井。” 周明远压低声音,说出接头暗号。店小二眼睛一亮,赶紧打开门,把他拉进去:“快进来!‘鸽子’先生等你好久了。”
跟着店小二走进客栈的里屋,一个穿着长衫、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正坐在桌前喝茶,他就是 “鸽子”。“你来了,”“鸽子” 站起身,伸出手,“我是‘鸽子’,负责这次的电台护送任务。根据地说你经验丰富,有你帮忙,我心里就踏实多了。”
周明远握住他的手,开门见山:“‘鸽子’先生,具体是什么任务?电台现在在哪里?”“鸽子” 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放在桌上:“电台在城外的一个废弃工厂里,我们需要在今晚子时把它送到城东的码头,交给根据地的同志。但是日军最近查得严,码头周围全是岗哨,很难过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