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7 日上午 9 点整,星辰公司官网首页突然弹出一条醒目的金色公告弹窗,弹窗边缘环绕着流动的光效,标题《星辰公司关于启动近地轨道空间站建设项目及寻求合作伙伴的公告》采用加粗的黑体字,字号比常规标题大出两倍,瞬间抓住所有访问用户的目光。此时,不少科技爱好者正习惯性地刷新星辰官网,想获取 “天梯” 项目的最新进展,这则突如其来的公告,让大家瞬间眼前一亮,纷纷停下手中的操作,仔细阅读正文内容。
公告正文以清晰的分点形式呈现,搭配浅蓝色背景与灰色分隔线,阅读体验格外舒适。开篇第一句就极具冲击力:“为构建‘地 - 轨 - 空’一体化航天运输网络,星辰公司正式启动近地轨道空间站建设项目,该空间站将建在近地 400 公里轨道处,核心定位为‘引力电梯与深空探索的衔接枢纽’,填补我国近地轨道多功能航天枢纽的空白。”
正文第一部分详细阐述了空间站的三大核心功能,每个功能点都配有简短的示意图标:其一,作为 “引力电梯” 载人航天接收点,图标是一个向上的电梯与空间站的组合图案,文字说明中提到 “航天员通过‘电梯’抵达轨道后,可直接进入空间站完成 24 小时休整、身体机能检测与深空任务交接,大幅缩短任务周期”;其二,打造多功能航空港,图标是停靠在空间站旁的航天器,功能涵盖 “航天器停靠泊位、燃料补给、零部件更换与维修,未来同步轨道大型空间科研基地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往返两地的唯一中转站”;其三,预留科学实验舱段,图标是实验室烧瓶,明确 “实验舱段面积达 200 平方米,配备微重力实验台、生物培养箱、材料合成装置等设备,面向全球科研机构开放合作,支持太空育种、新型材料研发等领域实验”。
公告第二部分聚焦合作伙伴招募,标题用橙色字体突出,格外醒目。内容中明确说明:“鉴于星辰公司现有 3000 人科研团队已经排满了科研任务,为确保空间站项目在 26 年完成核心舱发射,现面向国内各大高校、科研团队及科技公司公开招募合作伙伴。” 合作方向细分为三大领域,每个领域都列出了具体需求:
航天材料研发:需联合攻克 “空间站舱体轻量化合金材料”“防辐射涂层”“舱体密封材料(” 等关键技术;
设备制造:涵盖 “生命维持系统”“防御武器系统(小型拦截导弹、300 千瓦级激光炮、重型等离子炮)”“智能机械臂” 的零部件生产与组装;
软件系统开发:包括 “舱段对接控制程序”“空间站智能管理系统”“航天员训练模拟系统” 等。
公告中还附上了详细的合作申请流程、资质要求及专属联系方式,末尾特别注明:“欢迎具备核心技术实力、认同航天事业发展理念的单位共同参与,星辰公司将提供研发资金支持、技术共享平台与试验场地。”
公告末尾,星辰公司首次公开了空间站的初步设计示意图。示意图采用 3D 立体建模形式,可通过鼠标拖动 360 度查看细节:银色的核心舱呈圆柱形,位于中央,直径10米,长50米,表面分布着数十个舷窗与设备接口;左侧连接着长 12 米的货运舱,右侧依次是 10 米长的防御舱、20 米长的实验舱与 15 米长的生活舱;防御舱表面清晰可见激光炮与导弹发射装置的模型,生活舱外则有小型观景平台的设计。旁边附带的 “电梯 - 空间站 - 同步轨道科研基地” 联动示意图,用蓝色虚线勾勒出运输路线,标注着 “电梯(地面 - 近地轨道,运输时间 2 小时)”“空间站(近地轨道 400 公里)”“同步轨道科研基地(3.6 万公里)”,直观展现了未来太空运输网络的雏形。
公告发布仅 5 分钟,星辰公司官网访问量就突破百万,服务器因瞬时流量过大,出现 1 分 20 秒的短暂卡顿,技术团队紧急扩容后才恢复正常;10 分钟后,# 星辰公司要建太空空间站# #引力电梯衔接枢纽# #近地轨道航空港# 三个话题同时冲上微博热搜榜,分别位列第 3、第 7、第 12 位;半小时内,三个话题阅读量均突破 5 亿,讨论量超 200 万条,网络舆论彻底被点燃,各大平台的 “航天迷” 们沸腾了。
在微博上,网友们的热情高涨,评论区秒变 “太空畅想大会”。网友 “太空梦想家” 发布的一条带图评论获得了 10 万 + 点赞,配图是他手绘的 “太空通勤路线图”,文字写道:“引力电梯 + 空间站!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吗?星辰公司是真的要把未来提前带到我们面前啊!之前总觉得‘天梯’已经够震撼了,没想到还要配套空间站,以后去太空是不是跟坐高铁一样方便?从家出发,坐地铁到‘电梯’基站,2 小时到空间站,再转乘飞船去月球,想想都觉得热血沸腾!” 这条评论下方,数百名网友接力留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