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托马斯等人确定投放计划已过去三天,一场隐蔽的病毒运输行动,正在跨越国境线,朝着豫省郑市逼近。
在美联盟西海岸的一座私人港口,一艘印有 “欧森医疗物资运输” 字样的货轮正缓缓装货。码头工人戴着厚重的手套,将一个个贴有 “流感疫苗半成品” 标签的银色金属箱搬进货舱。没人注意到,这些金属箱的角落,都刻着一个极其微小的 “CIA” 标志,更没人知道,箱子里分层存放的 “半成品疫苗” 中,有三层暗格,每层都用防辐射、防泄漏的特殊材质包裹着淡蓝色病毒样本 —— 这正是托马斯等人要投放到郑市的病毒。
“动作快点,这批货要赶明天的船期,必须准时到夏国沪市港。” 货轮船长站在甲板上,对着工人喊道,他的衣领里藏着一个微型通讯器,每隔十分钟,就会向马克的私人号码发送一条 “一切正常” 的加密信息。而在货轮的驾驶室里,一份伪造的海关申报单正放在控制台显眼位置,上面详细标注着 “疫苗半成品,用途为夏国欧森分公司研发实验”,附带的检测报告、检疫证明,都是 CIA 通过特殊渠道伪造的,足以以假乱真。
次日清晨,货轮启航,朝着夏国沪市驶去。在接下来的五天航程里,金属箱始终存放在货舱最深处,周围堆满了真正的医疗物资,形成天然的屏障。货轮途经公海时,曾遇到夏国海警船例行检查,船长按照事先演练的话术,从容应对:“警官您好,这批货是欧森医疗的研发物资,有完整的申报手续,因为涉及商业机密,所以存放位置比较隐蔽,不便让外人查看。” 海警查看了伪造的申报单和证明后,并未发现异常,便放行了货轮。
五天后,货轮抵达沪市港。早已等候在码头的欧森医疗夏国分公司工作人员,带着两辆印有 “医疗物资专用” 的冷藏车,快速将金属箱转运上车。冷藏车的司机,是马克专门从美联盟调来的亲信,他的手机里安装了加密导航软件,路线早已设定好。从沪市港出发,走高速直达郑市,全程避开所有检查站,只在中途一个私人服务区停留一次,补充燃料和物资。
“路上注意安全,每隔两小时汇报一次位置,到了郑市,会有人接应你。” 工作人员将一个黑色手提箱递给司机,里面装着伪造的临时通行证、备用手机和应急资金。冷藏车缓缓驶离码头,朝着郑市方向疾驰而去,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从沪市的高楼大厦,到沿途的农田乡村,没人知道,这辆看似普通的冷藏车,正载着一场即将席卷郑市的危机。
三天后,冷藏车准时抵达郑市郊区的一个私人仓库。仓库门口,安娜早已带着两名穿着白大褂的 “研究员” 等候在此。“东西都完好吗?” 安娜走到冷藏车旁,压低声音问道。司机打开车厢,指着金属箱:“都好,路上没遇到任何问题。” 安娜示意 “研究员” 将金属箱搬进仓库,仓库内早已搭建好临时的 “分装车间”,桌上摆放着数十个透明的小玻璃瓶,瓶身上贴着 “流感疫苗加强针(试用装)” 的标签。
“开始分装,动作轻一点,别弄洒了。” 安娜戴上手套和护目镜,亲自打开一个金属箱的暗格,小心翼翼地取出病毒样本。她将病毒样本倒入特制的稀释液中,轻轻摇晃,淡蓝色液体瞬间变成透明色,与普通疫苗别无二致。随后,“研究员” 用针管将稀释后的病毒,逐一注入小玻璃瓶,再贴上试用装标签,放进印有 “泰美康大药房免费体检专用” 的纸箱里。整个分装过程,都在无菌、无监控的环境下进行,完成后,所有金属箱、稀释容器都被当场销毁,灰烬被倒入仓库外的私人焚烧炉,不留一丝痕迹。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郑市的 “泰美康大药房” 各分店就陆续开门。每家分店的门口,都挂着 “免费体检,赠送流感疫苗加强针(试用装)” 的红色横幅,吸引了不少早起买菜的老人和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阿姨,来免费体检吧,测测血压、血糖,完了还能免费打一针流感疫苗,预防感冒。” 药房工作人员热情地招呼着,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手中的 “疫苗”,其实是致命的病毒。
在郑市金水区的一家 “泰美康大药房” 里,72 岁的张奶奶牵着 5 岁的孙子,走进了药房。“姑娘,这体检真免费啊?打疫苗不疼吧?” 张奶奶问道。工作人员笑着点头:“阿姨,绝对免费,这是我们公司的公益活动,疫苗是试用装,剂量小,一点都不疼。” 张奶奶放下心来,带着孙子先测了血压、血糖,然后坐在椅子上,看着工作人员拿出 “疫苗”,用酒精棉擦拭孙子的胳膊,将针头扎了进去。孙子皱了皱眉头,没哭,张奶奶还笑着说:“这孩子真勇敢。” 她自己也打了一针 “疫苗”,然后牵着孙子,开开心心地离开了药房,完全没意识到,病毒已经悄悄侵入了他们的身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