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的黎明格外宁静。
青璇站在中央广场的高台上,望着初升的朝阳将第一缕金光洒向满目疮痍的街道。持续数月的混沌之战终于结束,但留下的创伤需要漫长岁月来愈合。远处,重建工作已经展开,幸存者们如工蚁般穿梭在废墟间,搬运碎石,修复建筑。
"伤亡统计出来了。"首席文书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沉重。
青璇接过星晶板,数字刺痛双眼——七域阵亡将士超三十万,平民伤亡逾百万,十二座主城沦为废墟,能源网络瘫痪近半。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是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
"抚恤工作?"
"已经启动。"文书官汇报道,"但资源紧张,尤其是玄冥、黑渊两域,连基本生存都成问题。"
这个困境在意料之中。玄冥域冰核失控,黑渊域被混沌占据最久,都是重灾区。所幸混沌退去后,各地开始出现奇特的自然复苏现象——贫瘠的土地重新长出绿芽,污染的水源逐渐澄清,连常年被紫黑雾气笼罩的黑渊都透进了久违的阳光。
"优先保障民生。"她做出决断,"调集朱焰、苍雷两域资源支援。"
命令迅速传达。青璇转向另一个关键问题:"秦陨在哪?"
"在星术研究院。"文书官回答,"和元老们讨论《源星典》的解读。"
这个安排很合理。新契约虽然缔结,但具体如何实施,仍需深入研究。秦陨作为平衡者,是连接源界与物质世界的桥梁,他的理解至关重要。
"备车,我去看看。"
十分钟后,青璇来到星术研究院。这座半球形建筑是少数完好无损的设施之一,表面覆盖着星髓晶制成的防护罩,能抵御绝大多数能量冲击。内部环形大厅中,数十位星术师正围坐在全息投影前激烈讨论,投影中央是《源星典》的放大影像。
秦陨站在主位,黑色长发简单束起,身着朴素的灰白长袍,与周围华服加身的元老们形成鲜明对比。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眼睛——曾经紫金流转的双眸如今漆黑如墨,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邃,仿佛能看穿一切虚妄。
"盟主。"见她进来,众人纷纷行礼。
"继续。"她摆手示意,"我只是旁听。"
讨论很快回到正轨。秦陨正在解释新契约的核心原则:"混沌不是敌人,而是平衡机制。我们过度开采星力,破坏了自然循环,才招来灾祸。"
这个观点颠覆传统,引来不少质疑。赤霄元老皱眉反驳:"可混沌屠戮我百万子民,岂能轻饶?"
"就像发烧。"秦陨耐心比喻,"高热伤身,但它是身体在对抗病毒。我们该治的不是发热,而是病因。"
这个通俗的类比让众人若有所思。青璇暗自赞许——褪去力量光环的秦陨,反而展现出另一种魅力:化繁为简的智慧,平和从容的气度。
"具体措施呢?"白枢元老追问。
"三项原则。"秦陨竖起手指,"第一,限制星脉开采,建立生态保护区;第二,研发清洁能源,逐步替代星髓;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培养平衡使者。"
前两点容易理解,但第三点引起骚动。"平衡使者是什么?"几位年轻术师异口同声。
"像我这样的存在。"秦陨微笑,"能与源界沟通,但不被其支配。"
这个定义意味深长。青璇想起仪式最后时刻,秦陨身体重组的过程——他放弃了星脉力量,却获得了某种更本质的东西。不是武力,而是调和的能力。
"如何培养?"她忍不住插话。
"七情试炼。"他看向她,"就像我们经历的那样。"
这个回答勾起回忆。七滴泪,七道坎,每一关都是对心灵的淬炼。但那种痛苦与危险,岂是常人能承受?
"太危险了。"玄心元老摇头,"万一失败......"
"所以需要改良。"秦陨早有准备,"借助方舟技术,制造安全的试炼环境。"
这个提议很有建设性。现存五座方舟各有所长,若能整合其技术,或许真能创造出相对安全的试炼场。讨论越发深入,不知不觉已到正午。
"休息吧。"青璇见众人疲惫,适时中断,"下午继续。"
人群散去后,她与秦陨并肩走向露台。阳光正好,微风拂面,难得的宁静时刻。
"适应吗?"她意有所指。
"比想象中好。"他活动着手腕,"虽然不能一拳打碎山峰了,但感觉......更轻松。"
这个形容很贴切。过去的秦陨如同背负万钧重担,每一步都沉重无比。现在的他虽失去毁天灭地的力量,却找回了最珍贵的自由。
"后悔吗?"
"从未。"他望向远方,"力量有很多种,我选择了更持久的那种。"
这个回答令人欣慰。青璇突然发现,他说话时眼角有了细纹,呼吸也不再完美均匀——这些凡人的特征,反而让他更加真实,更加鲜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