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去哪?"她问出关键问题。
"黑渊域。"他早有规划,"那里的方舟被混沌占据最久,可能藏有重要线索。"
这个选择很合理。黑渊方舟的异常一直是个谜,混沌为何特别重视它?里面究竟藏着什么?解开这个谜题,或许能更深入理解混沌的本质。
"什么时候动身?"
"明天。"他顿了顿,"你一起吗?"
这个邀请略显突兀。作为星盟盟主,青璇有无数事务要处理,亲自参与侦察并非必要。但某种直觉告诉她,此行意义非凡。
"好。"她爽快答应,"正好检查重建进度。"
秦陨露出笑容,阳光为他镀上一层金边。恍惚间,青璇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寒门少年的影子——纯粹,明亮,充满希望。
次日清晨,一艘轻型侦察舰悄然升空。为免惊动可能残留的混沌生物,此行高度保密,只带了最精锐的十人小队。舰长是黑渊域幸存的资深导航员洛林,对当地地形了如指掌。
"奇怪。"航行途中,他突然报告,"黑渊的能量读数完全变了。"
确实,监测屏显示的黑渊与记载大相径庭——原本终年不散的紫黑雾气消散殆尽,深渊底部甚至出现了植物反应!这个变化令人难以置信,要知道黑渊可是星盟环境最恶劣的区域,连苔藓都无法生存。
"新契约的影响。"秦陨分析,"混沌能量被净化后,自然开始复苏。"
这个解释合乎逻辑。随着距离缩短,舷窗外景象越发惊人——深渊两侧的峭壁上,竟有点点绿意萌发!虽然只是最顽强的地衣类植物,但对黑渊而言已是奇迹。
"方舟位置?"
"正下方。"洛林调整航线,"但入口可能被埋了。"
确实,深渊底部堆积着大量崩塌的岩层,方舟入口早已不见踪影。常规方法难以突破,但秦陨早有准备。
"用这个。"他取出一枚棱形晶体——星岚的九芒星印记碎片。
这个遗物让舱内瞬间安静。星岚牺牲自己净化混沌的场景历历在目,至今想起仍令人心痛。秦陨将晶体嵌入舰载能量槽,仪器立刻发出悦耳的共鸣声。
"能量匹配。"工程师惊喜道,"可以开启声波探测!"
声波扫描很快锁定方舟位置——就在百米深的岩层下,保存完好,能量反应稳定。更令人惊讶的是,扫描显示方舟周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空洞,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保护它。
"能进去吗?"
"有星岚的印记,应该可以。"秦陨转向洛林,"找条裂缝。"
这个要求很冒险。深渊地质极不稳定,贸然进入裂缝可能引发二次坍塌。但洛林不愧是老手,很快找到一条相对安全的通道。侦察舰小心潜入,如同游鱼钻进珊瑚缝隙。
通道幽深曲折,岩壁上的荧光矿物提供了微弱照明。随着深入,一种奇特的嗡鸣声越来越清晰,仿佛某种巨型机械在运转。
"那是什么?"青璇警觉起来。
"方舟引擎?"洛林猜测,"但频率不对......"
谜底很快揭晓。穿过最后一段狭窄通道后,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展现在眼前,中央赫然是黑渊方舟!但与想象中不同,方舟并未被岩层掩埋,而是悬浮在半空中,被无数发光的根须状物质托举着!
"这是......"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生命之藤。"秦陨认出了这种物质,"星灵族的杰作。"
确实,那些"根须"与星灵城的材质极为相似,只是规模大了千百倍。它们如血管般遍布洞窟,一端连接方舟,另一端深入岩壁,仿佛在汲取地心能量。
"混沌占据这里,就是为了它?"青璇恍然大悟。
"不止。"秦陨指向方舟表面,"看那里。"
顺着指引,青璇的真灵之瞳捕捉到异常——方舟外壳上布满了奇特的纹路,形似混沌能量留下的侵蚀痕迹,但排列方式却呈现出诡异的规律性,仿佛某种......改造?
"它在研究生命之藤。"秦陨得出结论,"试图理解创造之力。"
这个发现令人毛骨悚然。混沌一向以毁灭着称,若它掌握了创造的能力,后果不堪设想。所幸新契约及时缔结,中断了这一进程。
"登陆检查。"青璇下令,"全员戒备。"
侦察舰小心靠近,在方舟入口附近悬停。小队穿戴好防护装备,谨慎登上方舟平台。与预想中不同,入口处没有混沌残留,反而干净得出奇,仿佛有人精心打扫过。
"能量读数正常。"监测员报告,"无污染迹象。"
这个结果出人意料。按理说,混沌占据多时,应该留下大量痕迹才对。除非......
"有人先我们一步。"秦陨突然警觉,"最近有人来过!"
这个警告让所有人绷紧神经。果然,入口处的星纹有被激活的痕迹,而且时间不超过二十四小时!能在混沌退散后第一时间赶到,此人对黑渊方舟的了解非同一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