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莱军工坊的铁匠铺里,最后一颗铆钉被铁匠老张用锤子敲紧。他抹了把额头的汗,退后两步,看着眼前这个“铁家伙”,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车身是用厚钢板拼焊的,长约十丈,像一条黑色的铁蛇;下面有四个铁轮,卡在两根平行的铁轨上;车头里装着两台冒着白汽的蒸汽发动机,烟囱里偶尔飘出一缕黑烟。
“成了!周大人,咱们的蒸汽火车样机成了!”老张朝着工坊门口大喊,声音里满是激动。他跟着周磊造这火车快半年了,光是发动机的气缸就返工了十几次,现在终于看到成品,眼眶都有点红。
周磊正拿着图纸在核对数据,听到喊声,立刻跑了过来。他绕着火车转了两圈,用手指敲了敲车身的钢板,又打开车头的盖子,检查了蒸汽发动机的压力表:“老张,压力表显示正常吗?水箱的水加满了吗?”
“都满了!煤也加够了,能烧两个时辰!”老张点头,“刚才试了试发动机,两台都能转,铁轮也能跟着动,就是还没拉过东西,不知道载重怎么样。”
“放心,王将军说了,今天就去登莱到蓬莱的试验线路上跑一趟,载重五吨,看看能不能成。”周磊说着,把图纸叠好放进怀里——这条试验线路是上个月刚铺的,从登莱军工坊外的车站出发,到蓬莱港,全程十里,铁轨是用新炼的钢材做的,每根长三丈,铺得平平整整。
消息传到登莱府衙时,王巢正在看山东的粮草统计报表。听到蒸汽火车样机造好的消息,他立刻放下报表,起身就往军工坊赶:“快,备马!我要去看看咱们的‘铁疙瘩’!”
等王巢赶到军工坊时,火车周围已经围满了人——有军工坊的工匠,有负责铺铁轨的士兵,还有附近来看热闹的百姓。大家都围着这个“铁家伙”指指点点,有人说:“这东西这么重,能跑得动吗?”还有人说:“你看它冒白汽,是不是跟水师的蒸汽战船一样?”
周磊看到王巢过来,连忙迎上去:“将军,火车样机造好了,车身长十丈,载重五吨,配备两台蒸汽发动机,设计时速是每小时二十里,比马车快三倍。今天咱们就去试验线路上跑一趟,看看实际情况怎么样。”
“好!我跟你们一起去!”王巢走到火车旁,伸手拍了拍车头的钢板,手感冰凉坚硬,“这火车要是能成,以后运粮草、运弹药就快多了,德州到登莱五百里,马车要走十天,火车一天就能到,防御的时候也能更快调兵!”
说话间,士兵们已经开始往火车的车厢里装货物了——五吨重的粮食,装在二十个麻袋里,堆在车厢里,把车厢压得微微下沉。周磊爬上车头,对王巢说:“将军,您要是想体验一下,就跟我一起坐车头,不过里面有点吵,还有蒸汽,您可得多穿件衣服。”
“没事,我还怕这个?”王巢笑着爬上车头,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车头里确实有点挤,两台蒸汽发动机占了大半空间,声音嗡嗡的,还时不时有白汽从缝隙里冒出来,不过王巢一点都不在意,反而觉得新鲜。
“开车!”周磊朝着下面的工匠喊了一声。老张立刻拉动了车头外面的拉杆,蒸汽发动机的转速慢慢加快,烟囱里冒出的黑烟越来越浓,铁轮开始缓缓转动,火车一点点向前移动。
“动了!动了!”周围的百姓们欢呼起来,跟着火车往前走。一开始火车走得很慢,跟人走路差不多,可过了一会儿,发动机的转速越来越快,火车的速度也渐渐提了起来,风从车窗吹进来,带着煤烟的味道,却让王巢觉得格外清爽。
“现在时速多少?”王巢朝着周磊喊,声音被发动机的噪音盖得有点小。
周磊看了一眼车头里的时速表,大声回答:“将军,现在是每小时十八里,快到设计时速了!前面就是转弯处,咱们得慢一点!”
火车经过转弯处时,速度果然慢了下来,铁轮在铁轨上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不过车身很稳,没有晃动。王巢往窗外看,路边的树木和百姓飞快地往后退,以前坐马车走这段路,要一个时辰,现在才走了一刻钟,就已经走了四里地。
“这速度,真是太快了!”王巢忍不住感叹。他想起之前防御测试时,民团用马车运弹药,十里路走了三个时辰,要是用火车,半个时辰就能到,以后再遇到后金来袭,弹药和粮草肯定能及时运到前线。
火车继续往前跑,很快就到了蓬莱港附近的车站。周磊拉动拉杆,火车慢慢停下,烟囱里的黑烟渐渐散去,蒸汽也慢慢减少。王巢从车头里跳下来,感觉腿有点麻,却一点都不觉得累:“周磊,看看用了多长时间?”
周磊掏出怀表看了一眼,笑着说:“将军,全程十里,用了整整半个时辰,时速刚好二十里,比马车快三倍!而且五吨粮食也拉得稳稳的,没出任何问题!”
“好!太好了!”王巢拍了下手,周围的工匠和士兵们都欢呼起来。老张跑过来,激动地说:“将军,咱们这火车真成了!以后再也不用靠马车拉货了,这东西比十匹马拉的车还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