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十一月十五,清晨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登莱卫的军营校场上。往日里用于操练的空地,今日被划分出三大区域,分别堆放着此次从大同带回的战马、武器与各类物资。王巢身着常服,站在校场中央,身旁围拢着周锐、李虎、曹文诏、陈奇瑜与赵老铁等人,目光扫过眼前堆积如山的战利品,神色严肃而专注。
“将军,所有战利品已按品类分拣完毕,等候您查验清点。”负责后勤的参军顾炎武手持账簿,快步走到王巢面前,躬身说道。他手中的账簿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项战利品的数量与大致情况,墨迹尚未完全干透,显然是连夜整理而成。
王巢接过账簿,翻开第一页,目光落在“战马”一栏上,问道:“此次带回的战马,具体数量与成色如何?”
顾炎武连忙回道:“回将军,此次从大同带回的战马共计五千零二十三匹,其中三千八百匹是从后金镶蓝旗手中缴获的战马,其余一千二百二十三匹是朝廷赏赐与大同地方补充的战马。经过兽医初步查验,约有两千五百匹战马体态健壮、爆发力强,适合编入骑兵营;一千五百匹战马耐力较好,可用于物资运输;剩余一千零二十三匹战马或有轻伤,或年岁稍长,需调养后再做分配。”
王巢点了点头,转头对李虎说道:“李虎,骑兵营的扩充就靠这些战马了。你亲自挑选两千匹最优良的战马,优先补充到骑兵精锐营,确保每一名骑兵都能配上合格的战马。另外,从剩余的战马中再挑选一千五百匹耐力好的,交给后勤营,替换掉目前用于运输的老旧骡马,提升物资运输效率。”
“属下明白!”李虎抱拳领命,眼中难掩兴奋。登莱军骑兵营此前因战马不足,仅有三千余名骑兵,且部分战马年岁已高,战斗力受限。此次新增两千匹优良战马,足以将骑兵营规模扩充至五千人,且整体战力将大幅提升。他当即转身,召集骑兵营的校尉们,开始挑选战马。
校场上,数十名骑兵营士兵牵着缰绳,仔细查验每一匹战马的牙齿、毛色与四肢。李虎亲自上手,时而掰开战马的嘴查看年岁,时而牵着战马慢跑观察步态,神情专注。一名校尉牵着一匹通体乌黑的战马走到李虎面前,说道:“将军,这匹战马肩高八尺,肌肉结实,奔跑起来速度极快,是难得的良驹!”
李虎走上前,双手按住战马的背部,感受着战马的力量。战马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气息,不安地刨了刨蹄子,却被李虎牢牢按住。“好马!”李虎赞了一声,对身旁的士兵说道,“给这匹马挂上红绸,编入精锐骑兵队!”
王巢看着李虎挑选战马的场景,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转头对顾炎武说道:“那些需要调养的战马,交给兽医营精心照料,务必让它们尽快恢复健康。日后我们北上辽东,战马是骑兵的命根子,一匹都不能浪费。”
“属下遵命!”顾炎武躬身应道,在账簿上记下相关安排。
随后,王巢一行人来到武器堆放区。三千余件后金武器整齐地摆放在地上,种类繁多,有弯刀、长枪、弓箭,还有少量后金仿制的火绳枪。这些武器上大多还残留着血迹,部分武器的刀刃已有缺口,却依旧散发着冷冽的杀气。
“将军,这些就是此次缴获的后金武器,共计三千二百一十六件。其中弯刀一千五百把,长枪八百支,弓箭六百副,火绳枪三百一十六支。”顾炎武指着武器,逐一介绍道。
王巢走上前,拿起一把后金弯刀。弯刀的刀柄由兽骨制成,刀刃呈弧形,锋利无比,刀身上刻着复杂的花纹。他轻轻挥舞了一下,感受着弯刀的重量与平衡,说道:“后金的弯刀注重劈砍,适合骑兵冲锋时使用,比我们明军的长刀更轻便灵活。赵匠头,你看这些武器有什么可借鉴的地方?”
赵老铁连忙上前,接过王巢手中的弯刀,仔细查看起来。他先是用手指摸了摸刀刃,又查看了刀身的锻造痕迹,说道:“将军,后金的弯刀采用了折叠锻打工艺,刀刃硬度高,韧性好,不易折断。我们军工坊目前打造的长刀,虽然锋利,但在韧性上不如这种弯刀。另外,他们的火绳枪虽然射程不如我们的燧发枪,但枪身更轻便,适合骑兵使用。”
王巢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这些武器就全部交给军工坊拆解研究。赵匠头,你安排工匠们仔细分析后金武器的锻造工艺与设计特点,将好的地方融入到我们的武器制造中。尤其是弯刀的锻打工艺,要尽快掌握,日后可为骑兵营打造一批轻便灵活的马刀。”
“属下明白!”赵老铁激动地说道。他从事锻造行业数十年,对各类武器的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些后金武器对他来说,无疑是难得的研究样本。他当即对身旁的工匠们说道:“你们现在就将这些武器分类打包,运回军工坊,每一件武器都要做好标记,不得损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