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五月初三,蓬莱港的海风带着初夏的暖意,拂过登州卫的每一处角落。此时的登州,早已不复往日的破败景象——主城城墙巍峨挺拔,瓮城上的红衣大炮泛着冷光;军工坊的烟囱冒出袅袅青烟,每日有数十支燧发枪与数门火炮下线;市集里商旅络绎不绝,绸缎、瓷器、茶叶等商品堆满货架;学堂内书声琅琅,男童女童同坐一室,认真聆听先生授课。
王巢站在指挥使司的书房内,手中捧着沈文刚送来的季度报告——报告显示,登州卫现有陆军三万五千人、水师一万两千人、骑兵三千人,武器装备自给率达九成;百姓人均收入较去年增长五成,贫困家庭仅剩百余户;王家学堂在校生五百人,其中女学班一百八十人,已培养出首批识字的女童。看着报告上的数字,王巢心中涌起一阵欣慰,这一年多的努力,终于让登州卫实现了军备与民生的全面提升。
就在这时,一道冰冷的机械音突然在王巢脑海中响起:“检测到登州卫整顿任务已完成,各项指标均达到‘优秀’标准,触发系统奖励。”
王巢心中一喜,他知道,这是系统对他整顿登州卫成果的认可。果然,机械音再次响起:“奖励一:发放系统积分300万,当前总积分347万(原剩余47万+新增300万)。奖励二:解锁‘1840年前火炮’兑换权限,可在系统面板‘军备物资-火炮’类目下查看详情。”
“解锁1840年前火炮?”王巢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他立刻在脑海中打开系统面板,切换到“军备物资”类目。只见原本空白的“火炮”选项,如今已展开一个长长的列表,十余种不同型号的火炮赫然在列,每种火炮旁都标注着详细参数与兑换积分。
王巢逐一查看,目光在各种火炮的介绍上停留——
- 红衣大炮:口径120mm,射程800步,炮身重1500斤,可发射实心弹与霰弹,适用于城防与水师战船,每门兑换积分5000。
- 克虏伯轻型火炮:口径75mm,射程1000步,炮身重800斤,采用后装式设计,装填速度快,适用于骑兵与野战,每门兑换积分8000。
- 佛郎机炮:口径80mm,射程600步,炮身重600斤,可快速更换子炮,射速高,适用于陆军阵地防御,每门兑换积分3000。
- 臼炮:口径200mm,射程500步,炮身重2000斤,可发射爆破弹,对坚固工事破坏力强,适用于攻城战,每门兑换积分。
除此之外,列表中还有虎蹲炮、迅雷炮、红夷炮等多种火炮,涵盖了城防、野战、水师、骑兵等不同作战场景。王巢看着这些火炮的参数,心中盘算起来:“当前登州卫的城防虽已加固,但主城四角的炮台仍有缺口;水师战船虽配备了火炮,但部分老旧福船的火炮威力不足,若能兑换一批红衣大炮,既能填补城防缺口,又能提升水师战力,性价比最高。”
红衣大炮作为16至17世纪的主流城防与舰用火炮,射程远、威力大,且操作相对简单,适合登州卫当前的士兵训练水平。王巢估算了一下,登州主城四个角的炮台,每个炮台需配备10门红衣大炮,共需40门;水师第五舰队的10艘福船,每船需加装1门红衣大炮,共需10门,总计50门。按每门5000积分计算,50门红衣大炮共需25万积分,仅占当前总积分的7%,剩余积分仍有322万,可留作后续兑换其他物资。
“决定兑换50门红衣大炮,分配至主城城防与水师第五舰队。”王巢在脑海中对系统下达指令。
“兑换指令确认,扣除积分25万,当前剩余积分322万。50门红衣大炮将在12小时内分批送达指定地点,请做好接收准备。”系统机械音落下,王巢心中长舒一口气,他知道,这批红衣大炮的到来,将让登州卫的防御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当天傍晚,第一批10门红衣大炮如期送达蓬莱主城东门炮台。负责接收的校尉吴谦,看着被马车运来的庞然大物,眼中满是惊叹。每门红衣大炮都用黑布包裹着,解开黑布后,炮身呈深褐色,炮口粗大,炮尾刻有精美的花纹,炮轮为实木打造,上面包裹着铁皮,显得格外坚固。
“快!按图纸要求,将火炮安装到炮位上!”吴谦一声令下,二十余名士兵合力将红衣大炮抬到炮台的炮架上,调整角度,固定炮轮。当最后一门火炮安装完毕,吴谦亲自上前,用手抚摸着冰冷的炮身,激动地说道:“有了这些大家伙,东门的防御再也不用担心了!倭寇若敢来犯,定让他们尝尝火炮的厉害!”
次日清晨,剩余的40门红衣大炮也陆续送达——30门被安装到主城其他三个角的炮台与瓮城上,10门则被运往蓬莱港,加装到水师第五舰队的福船上。水师校尉周涛登上一艘加装了红衣大炮的福船,看着船舷上新增的炮位,兴奋地对船员们说道:“以前咱们的火炮射程只有500步,如今这红衣大炮能打800步,以后在海上遇到倭寇船队,咱们就能先敌开火,占据主动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