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四月二十,天刚蒙蒙亮,登州卫陆军大营的校场上已排起了长龙。士兵们身着统一的灰色军装,手持刻有自己姓名的军饷牌,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今日是每月发饷的日子,这是王巢整顿登州卫后,雷打不动的规矩。
“都排好队,按营队依次领取,不许拥挤!”负责发饷的军需官高声喊道,手中捧着厚厚的账本,每念到一个名字,便有士兵上前,核对身份后,从木箱中领取属于自己的军饷。白银碰撞的清脆声响,在清晨的营地里格外悦耳。
“李二狗,月饷三两,另有训练优秀奖五十文,共计三两零五十文,点清收好!”军需官将银子递到一名年轻士兵手中,笑着补充道,“好好干,下个月若还能拿优秀奖,奖金还能涨!”
李二狗双手接过银子,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脸上笑开了花:“谢谢大人!俺一定好好训练,不辜负将军的信任!”他此前在旧卫所当兵时,军饷不仅常常拖欠,还会被上官克扣,有时半年都拿不到一两银子,如今每月初一都能足额领到军饷,甚至还有额外奖金,心中对王巢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不远处,王巢正站在高台上,看着士兵们有序领饷。沈文走到他身旁,递上一份军饷发放清单:“公子,今日共需发放陆军、水师、骑兵及讲武堂学员军饷共计九万三千两,所有银子均已从卫所国库中调出,足额到位。”
王巢接过清单,目光扫过上面的数字,点点头:“军饷是士兵的根本,若是连肚子都填不饱,何谈保家卫国?每月初一足额发饷,这个规矩必须坚守,绝不能有任何克扣或拖延。”
自王巢整顿登州卫以来,便废除了旧卫所“层层克扣军饷”的陋习,建立了“按月足额发饷”制度。他从追缴的贪腐赃款与商铺收益中,专门划出一笔资金作为军饷储备,确保每月初一能准时将银子发放到士兵手中。为防止军需官从中作梗,他还安排沈文定期核查军饷账目,一旦发现克扣行为,严惩不贷。
除了足额发饷,王巢还设立了“军功奖励制”,激励士兵奋勇争先。在训练中表现优异者,可获得五十文至五两不等的奖金;在作战中斩杀倭寇、立下战功者,不仅有丰厚奖金,还能获得晋升机会——从普通士兵晋升为伍长、什长,甚至能进入讲武堂学习,成为将领。
七月中旬,陆军组织了一次战术演练,步兵营的张三郎在模拟攻城战中,第一个登上“城墙”,还协助战友俘虏了十余名“敌人”。演练结束后,王巢亲自将五十两奖金与“作战勇猛”奖状颁发给张三郎,并宣布将他晋升为什长,负责统领十名士兵。
“张三郎,你在演练中表现出色,有勇有谋,这份奖励你当之无愧!”王巢拍着他的肩膀,语气郑重,“希望你往后能再接再厉,带领弟兄们刻苦训练,在真正的战场上再立新功!”
张三郎双手接过奖金与奖状,激动得热泪盈眶:“末将定不辱命!往后定当奋勇杀敌,为将军、为登州卫效死!”
台下的士兵们看到这一幕,纷纷露出羡慕的神情,训练的热情也愈发高涨——他们知道,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不仅能拿到更多奖金,还能获得晋升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王巢深知,要让士兵安心打仗,不仅要保障他们的收入,还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专门在各营寨设立了医馆,聘请数十名经验丰富的医官,定期为士兵体检;从系统中兑换了治疗外伤、风寒的特效药,确保士兵受伤后能及时得到治疗;还制定了“阵亡抚恤制度”——士兵若在作战中阵亡,其家属可获得五十两抚恤金与五亩良田,子女还能免费进入卫所开办的学堂读书。
八月初,水师士兵周大海在近海巡逻时,不慎被倭寇的流矢射中肩膀。医官立刻为他取出箭矢,敷上特效药,不到半个月,伤口便痊愈了。周大海康复后,特意来到指挥使司,向王巢道谢:“将军,若不是医官的特效药,俺这条胳膊怕是保不住了!往后俺定要多杀倭寇,报答将军的恩情!”
王巢看着他恢复如初的肩膀,笑着说道:“你安心养伤,待伤好后再归队。记住,你们是登州卫的脊梁,我绝不会让你们流血又流泪。”
九月中旬,陆军士兵赵刚在抵御小股倭寇偷袭时,为保护战友壮烈牺牲。王巢亲自前往赵刚家中慰问,将五十两抚恤金与五亩良田的地契交到他妻子手中,还承诺会资助他的两个孩子读书。赵刚的妻子泣不成声,哽咽着说道:“将军如此厚待,俺丈夫便是死也瞑目了!往后孩子们长大了,也要像他们父亲一样,跟着将军保卫登州!”
这些举措,让士兵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怀与尊重。以往在旧卫所,士兵受伤后往往只能自己找草药医治,阵亡后家属更是无人问津,如今在王巢的治理下,不仅军饷足额,还有奖金、晋升机会与完善的医疗、抚恤制度,士兵们的忠诚度大幅提升。沈文在一次士兵忠诚度调查中发现,近九成士兵的忠诚度达到了95以上,远超整顿前的60。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