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四月十五,登州城外的官道旁,一片开阔的草地被圈起,木桩上系着十几匹瘦骨嶙峋的本地马。这些马匹毛色杂乱,四肢纤细,有的甚至因冻伤留下了疤痕——这是登州卫仅存的骑兵用马,不足二十匹,连基本的巡逻任务都难以支撑。王巢站在马场边,看着士兵牵着马匹艰难地慢跑,眉头拧成了疙瘩。
“陆军有三万兵力,却连一支像样的骑兵都没有。”王巢转头对身旁的陈武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步兵行军慢,水师限于海域,若遇倭寇或流寇迂回突袭,咱们根本无法快速响应。必须建立马场,培育优良战马,组建一支能打硬仗的骑兵部队。”
陈武深以为然,他曾多次因缺乏骑兵支援,眼睁睁看着溃散的倭寇骑马逃脱:“公子所言极是!只是优良战马难得,本地马匹耐力差、冲击力弱,怕是难以满足战场需求。”
“这个问题我已有对策。”王巢目光落在马场中央的空地上,心中已规划好战马培育的蓝图。当夜,他打开系统面板,在“军备物资”类目下找到“优良战马种马”——每匹种马需消耗1000积分,五十匹种马正好消耗5万积分,剩余的47万积分可留作后续饲料、兽医聘请等开支。
确认兑换后,马场的空地上连夜出现了五十匹神骏的种马。这些马匹通体乌黑或枣红,肌肉健硕,四肢粗壮,鬃毛顺滑,一看便知是擅长奔袭的良驹。次日清晨,陈武带着骑兵校尉李锐来马场查看时,看到这批种马,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这是从哪里找来的好马?”李锐快步走到一匹黑色种马旁,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马颈,眼中满是惊叹,“末将在边关见过蒙古马,也不及这些马匹神骏!”
“是从漠南草原的马场购置的,通过商队秘密运抵登州。”王巢笑着解释,随即下令,“李锐,你负责马场的日常管理,挑选五十名有养马经验的士兵,专门照料这些种马与本地母马,尽快推进杂交培育。”
李锐立刻领命,挑选士兵、搭建马厩、划分放牧区,马场很快便运转起来。可没过几日,问题便出现了——几名士兵在给母马接生时,幼马因体弱夭折;还有几匹种马出现了食欲不振的情况,毛色也变得黯淡。李锐急得团团转,却不知如何解决。
王巢得知消息后,意识到专业兽医的重要性。他立刻让人前往边境,寻访熟悉战马饲养与伤病防治的蒙古兽医。半个月后,一名名叫巴图的蒙古兽医带着两名徒弟来到登州。巴图年近五十,世代以养马、治马为生,手上握着一根用马骨制成的马鞭,一眼便看出了马场的问题。
“这些母马营养不良,幼马自然难以存活;种马水土不服,需用草原的草药调理。”巴图围着马厩转了一圈,对王巢说道,“战马饲养讲究‘春放、夏喂、秋补、冬养’,饲料不能只喂草料,还需添加豆饼、麦麸、盐巴,必要时还要喂些骨粉,补充钙质。”
王巢大喜,立刻让巴图负责战马的饲养与伤病防治,并让李锐及士兵们跟着学习。巴图也毫不藏私,不仅传授战马饲养技巧,还带来了草原特有的草药配方,用于治疗战马的冻伤、蹄病等常见病症。他还根据登州的气候与饲料情况,制定了“战马专属饲料配方”——每日清晨喂青草与豆饼,正午喂麦麸与盐巴,傍晚喂干草与骨粉,确保战马营养均衡。
在巴图的指导下,马场的情况逐渐好转。夭折的幼马数量减少,种马恢复了往日的神骏,母马也变得健壮起来。三个月后,第一批杂交小马驹顺利降生,这些小马驹继承了种马的健硕体型与本地马的耐粗饲特性,出生仅一个月,便能跟着母马慢跑。
与此同时,骑兵招募与训练也在同步推进。王巢张贴告示,在陆军中选拔骑术精湛、身手敏捷的士兵,组建骑兵部队。告示张贴后,士兵们踊跃报名,经过骑术、刀法、箭术的考核,最终选拔出三千名士兵,组成了登州卫第一支骑兵部队。
为提升骑兵的战斗力,王巢还对武器装备进行了改良。他从系统中兑换了三千把改良马刀——刀身狭长,刀刃锋利,刀柄缠有防滑绳,便于骑兵在高速奔驰中挥舞;同时兑换了三千支短管燧发枪,枪身缩短至两尺,可单手操作,便于骑兵在冲锋时射击。
四月初,骑兵训练正式开始。李锐带着骑兵在城外的开阔地训练,巴图则在一旁指导战马的训练——让战马适应枪声、适应刀光剑影,确保在战场上不会受惊。起初,许多士兵因不习惯在马上使用燧发枪,常常出现走火或射偏的情况;还有些士兵在练习迂回包抄战术时,因战马配合不佳,导致阵型混乱。
“骑兵作战,人与马要融为一体,就像草原上的猎手与马一样。”巴图看着训练中的骑兵,对李锐说道,“你可以让士兵们多与战马相处,喂食、刷毛、散步,培养感情。战马通人性,你对它好,它自然会听你的指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