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府城的晨雾还未散尽,城南的官道上就扬起了一阵轻尘。王巢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走在最前,身后跟着十名精悍的民团队员,每人都牵着两匹骡马,骡马背上的木箱用粗布仔细遮盖,沉甸甸的分量压得马蹄在石板路上踏出沉稳的声响——箱子里是一万两白银,是王巢从剿匪缴获与庄子商户捐助中筹措出的“谢礼”。
“公子,前面就是府城西门了。”沈文催马跟上,指着前方巍峨的城楼说道。他此次随王巢前来,一是负责银钱交割的琐碎事宜,二是以防府城有意外变故,十名队员虽未披甲,腰间的燧发枪却都上了膛,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遭。
王巢勒住马缰,抬头望向城楼。青州府城的城墙比王家庄的寨墙高出一倍有余,城楼上的卫兵身着锈迹斑斑的甲胄,正懒洋洋地检查着进城的行人。比起西南乡的安宁祥和,府城的空气里似乎多了几分压抑——街边的摊贩缩着脖子叫卖,行人大多面色蜡黄,偶有穿着绸缎的权贵经过,身后的仆役便会大声呵斥开路。
“先去驿馆落脚,再派人通报周知府。”王巢调转马头,朝着城西的驿馆行去。他清楚,这趟府城之行绝非简单的“谢恩”,赵黑虎帐中搜出的行贿名册上,周知府的名字赫然在列,且数额不菲。如今黑虎寨覆灭,周知府必然心虚,这一万两银子既是“感谢”,也是试探,更是稳住官府的筹码。
驿馆的掌柜见王巢一行气度不凡,连忙亲自迎了出来:“客官可是王家庄的王公子?小人早就听闻您的威名,特意备好了上房!”王巢剿灭匪患的事迹早已传遍青州,连府城的商户都知道这位“王菩萨”的厉害,掌柜的语气里满是敬畏。
刚安顿好,派去通报的队员就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名穿着青色官袍的吏员。那吏员拱手笑道:“王公子大驾光临,知府大人万分欣喜,已在府衙备下薄酒,请公子即刻过去。”
王巢整理了一下衣襟,将装着五百两银票的信封塞进袖中,对沈文叮嘱道:“我去府衙,你守在驿馆,看好银箱,若天黑前我未回来,立刻带队员返回王家庄。”沈文点头应下,眼中满是担忧。
府衙坐落在城中心的正街,朱漆大门前立着两尊石狮子,门口的卫兵见王巢前来,立刻恭敬地放行。穿过几重院落,便到了正堂,一名身材微胖、留着山羊胡的官员正笑着迎出来,正是青州知府周文彬。
“王公子少年英雄,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周文彬握着王巢的手,力道大得有些刻意,眼神却飞快地扫过他的身后,见只有两名队员跟随,才暗暗松了口气,“快请坐,上好茶!”
两人分宾主落座,茶童奉上热茶。周文彬端起茶碗抿了一口,率先开口:“公子肃清青州匪患,保境安民,真是大功一件!本府早就说过,王公子是栋梁之才,当初你要组建民团,本府可是全力支持啊!”他刻意强调“支持”二字,语气里带着几分试探。
王巢心中冷笑,面上却堆满感激:“大人此言差矣,若无大人的支持,民团哪能有今日的局面?每次围剿匪寨,大人要么提供粮草,要么遣人通报消息,这份恩情,王某没齿难忘。”他说着,从袖中掏出那封银票,悄悄推到周文彬面前,“一点心意,不成敬意,还望大人笑纳。”
周文彬的目光落在银票上,瞳孔微微一缩,随即不动声色地将银票收进袖中,脸上的笑容愈发和煦:“公子太客气了,为民办事本就是本官的职责。不过话说回来,公子剿灭黑虎寨,斩杀匪首赵黑虎,这份功绩若是报上去,朝廷必定重赏!”
王巢适时露出谦逊之色:“全凭大人提携。王某只是个乡野小民,哪懂什么官场规矩,日后还需大人多多指点。”他知道,周文彬必然想将剿匪的功绩揽在自己身上,而自己需要的,是官府的“名份”——有了官方认可,民团才能光明正大地发展,不至于被安上“私兵”的罪名。
周文彬何等精明,立刻听出了王巢的言外之意。他捻着山羊胡,沉吟片刻道:“公子放心,本府已草拟好奏折,将公子的功绩一一列明,不日便上报巡抚大人。不过……”他话锋一转,“巡抚大人与本府相交甚笃,若想让奏折更快获批,或许还需‘些许薄礼’。”
王巢心中了然,立刻起身拱手:“大人放心,王某明白。此次前来,除了感谢大人,还备了些‘薄礼’,就在驿馆之中,共计一万两白银,全凭大人处置。”
“哈哈哈!公子果然爽快!”周文彬大喜过望,他原本以为王巢最多拿出几千两,没想到竟是一万两,这足以让他上下打点,不仅能将剿匪功绩坐稳,还能在巡抚面前卖个好。“公子放心,本府必定为你谋求一个实职!青州卫所最近正好有空缺,若是运作得当,公子或许能当个副千户,掌管数百兵马,日后民团行事也名正言顺!”
卫所副千户!这个职位比王巢预想的还要好。明代卫所制度虽已崩坏,但副千户好歹是正五品的武官,有了这个职衔,他就能合法拥有武装,甚至能从官府领取部分粮饷。王巢连忙再次拱手:“多谢大人提携!王某日后必定唯大人马首是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