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训第二十天的深夜,王家庄早已沉入寂静,唯有寨墙上的巡夜队员举着火把,影子在寒风中忽明忽暗。王巢独自站在祠堂后院的库房里,指尖划过冰冷的木柱——这库房是他特意让人加固的,地面铺了青石板,墙角修了通风口,就是为了存放即将“出现”的物资。
他深吸一口气,集中意念调出系统面板。自从民团扩编完成解锁“战术训练手册”后,面板右下角的“新手礼包”图标就一直在闪烁,之前忙于集训无暇顾及,如今正是开启的最佳时机。
【是否开启新手礼包?】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
“开启。”王巢毫不犹豫地回应。
【礼包开启成功,获得:燧发枪700支、制式皮甲700套、精制黑火药10万斤。物品已存入系统空间,可随时提取。】
看着面板上的物品清单,王巢眼底闪过一丝灼热。七百支燧发枪,正好能让扩编后的民团实现全员配枪;皮甲能极大降低队员伤亡;十万斤火药更是解决了长期训练和作战的弹药之忧。但这么多物资一次性出现,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别说周边乡绅,就连官府都可能找上门来查问。
“必须分批运进来,还得有个合理的由头。”王巢摩挲着下巴思索。他想起之前和周栋闲聊时,对方提过青州府有商船往来海外,偶尔会夹带些军械私下售卖。这个说法正好能用——就说这些装备是通过相熟的海外商队分批采购的,既符合逻辑,又能避开“私造军械”的嫌疑。
第二天一早,王巢召集李管家、赵大勇和吴刚到祠堂议事,却半句没提系统的事,只吩咐道:“李管家,你去备些厚礼,下午随我去趟青州府码头,找个相熟的‘海商’,我要采购一批军械。”
李管家一愣:“公子,府衙不是刚送了五十支火铳吗?怎么还要买?”
“五十支够什么?七百人的队伍,得人人有枪才行。”王巢语气平淡,“这批货要分三次运,每次间隔三天,半夜从庄西的密道进来,绝不能走寨门,也不能让外人看见。”
赵大勇和吴刚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喜——他们正愁火器不足,没想到王巢早就有了打算。吴刚忍不住问:“公子,这海外商队靠谱吗?能有这么多货?”
“放心,是老主顾了。”王巢含糊带过,“赵大勇,你带十个心腹队员守着密道,每次运货时负责接应,清点数量后直接存入后院库房,钥匙只有咱们四个有,任何人不准靠近。”
三人齐声领命,各自去准备。
当天傍晚,王巢带着李管家从青州府回来,刚进庄就对等候的赵大勇点头示意——第一批物资可以提取了。深夜三更,庄西密道入口的矮树丛被轻轻拨开,赵大勇带着队员举着油纸灯笼守在那里,只见王巢独自站在密道内,身前凭空出现了一堆用油布包裹的物件。
“快,搬!”赵大勇压着声音下令,队员们立刻上前,七手八脚地将包裹往库房运。拆开第一块油布,乌黑发亮的燧发枪赫然在目,枪身刻着细密的纹路,枪管比他们之前用的缴获火铳更粗更直,还配着黄铜扳机和实木枪托。
“好家伙!这枪比黑风寨的强十倍!”一个队员忍不住赞叹,被赵大勇狠狠瞪了一眼,连忙捂住嘴,加快了搬货的速度。
这一晚,他们共搬了两百支燧发枪、两百套皮甲和三万斤火药,库房瞬间堆起了小山。王巢看着清点完毕的物资,对三人叮嘱:“明天就说我去府里谈生意,没回来,稳住庄里人的嘴。”
三天后的深夜,第二批物资如期“运到”。这次除了两百支燧发枪和两百套皮甲,还有三万斤火药。搬运时,李管家特意摸了摸皮甲,只见甲片用牛筋串联,外层是厚实的牛皮,内层缝着棉布,轻便又坚韧:“公子,这皮甲做工精细,寻常刀箭根本穿不透,怕是要不少银子吧?”
王巢笑了笑:“花了些心思,值了。”他没说具体价钱,李管家也识趣地不再多问——自从王巢执掌庄里事务,做的每一件事都透着章法,他只需照办就行。
又过了三天,第三批物资到位,三百支燧发枪、三百套皮甲和四万斤火药将库房彻底填满。看着码得整整齐齐的装备,吴刚兴奋得直搓手:“公子,啥时候给弟兄们换上?我都等不及了!”
“别急,后天是集训考核,考完就换。”王巢早已盘算好,用新装备作为考核奖励,既能鼓舞士气,又能让换装显得顺理成章。
集训考核当天,祠堂前的空地上挤满了人。七百多名队员分成十队,依次进行体能、枪法和战术考核。李铁牛带领的小队在射击考核中表现亮眼,十个人十枪全中,引得围观的庄民阵阵喝彩。考核结束后,王巢走上高台,目光扫过整齐列队的队员,声音洪亮:“这次考核,所有人都达标了!为了让弟兄们更好地守护家园,我从海外商队采购了一批新装备,现在,分发下去!”
话音刚落,赵大勇和吴刚就带着队员推开库房大门,将新装备搬到了空地上。当七百支燧发枪和七百套皮甲全部铺开,阳光洒在枪身和甲片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整个空地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