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凛也道:“航线之事,交给水师!末将这就派快船,按图探查,把沿途的暗礁、洋流都摸清楚!”
解决了海船与航线的技术问题,苏清欢又将目光投向了“人”——她虽有图纸,却对海外的风土人情、贸易情况一无所知。要推动海运,必须了解海外有什么、能运什么、该与谁贸易。
思及此,她再次入宫,向女帝进言:“陛下,海运之策,不仅要造好船、定好线,更要知海外之事。广州、泉州等地的海商,常年与番邦贸易,熟知海外风物,臣恳请陛下,召几位老海商入京问询。”
女帝正为漕运改良的进展欣喜,闻言立刻准奏:“准。传朕旨意,着广州、泉州知府,各选两名资历最深的海商,秘密送入京城,由苏县君负责问询。”
半月后,四位身着绸缎、肤色黝黑的老海商,悄然抵达了县君府。他们常年漂泊海上,见多识广,一开口,便为苏清欢与帝党核心成员,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回县君大人,南方海上有‘香料群岛’,岛上产胡椒、丁香、豆蔻,在大明能卖十倍的价钱!”来自泉州的海商陈老栓,捋着山羊胡道,“还有吕宋岛,那里的人种一种‘番薯’,耐旱高产,亩产可达三千斤,若是能引来大明种植,定能解粮荒之困!”
另一位广州海商李福,则压低了声音:“往西去,还有‘佛郎机人’,红头发,蓝眼睛,船坚炮利,他们的火炮能打三里远,去年还在澳门抢了咱们的商栈……再往西,还有‘红毛夷’,船更大,据说能绕着世界跑一圈!”
“绕着世界跑一圈?”定国公赵烈瞪大了眼睛,“这世界竟是圆的?”
李福点头:“千真万确!那些红毛夷说,大海是连在一起的,从咱们这里往西走,能走到另一边的陆地,那里有黄金,有宝石,还有咱们没见过的奇花异草。”
殿内众人听得心潮澎湃。他们从未想过,除了大明的疆域,海外竟有如此广阔的天地——有能解粮荒的高产作物,有能赚大钱的香料,也有船坚炮利的强敌。
苏清欢适时开口:“陛下,诸位大人,臣有一议。既然海外有如此多的机遇与挑战,朝廷何不效仿前朝,组织一支官方船队,出使海外?一来可与番邦通商,运回番薯、香料等物,充实国库;二来可寻访奇人异士,带回高产作物种子与特殊药材;三来可扬大明国威,探查海外大势,防备佛郎机、红毛夷之流窥探我朝海疆。”
她的话音落下,殿内一片寂静。随即,定国公猛地一拍桌子:“好!此乃壮举!若能成行,我大明水师定能扬威四海!”
女帝的目光落在那幅《东海南海略图》上,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她原本以为,海运只是解决漕运困境的经济手段,却没想到,这背后竟藏着一个如此宏大的世界图景——开拓海洋,贸易通商,探查寰宇,这已不是简单的改良,而是足以影响王朝未来的战略布局!
她看向苏清欢,这个女子的见识,早已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有她在,帝党的力量,便不仅仅是朝堂上的权斗,更是着眼于未来的开拓。
“苏爱卿,”女帝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组织官方船队之事,可纳入《漕运改良疏》,作为海运之长远计。此事,仍由你牵头,与兵部、户部详议。”
“臣领旨。”苏清欢躬身行礼,心中清楚,随着这个提议的提出,她在帝党中的地位,已不再是一个“有用的医官”,而是凭借着远超时代的视野,成为了帝党开拓未来的“战略核心”。
书房外,春风正好,吹动了窗棂上的风铃。苏清欢抬头望向窗外,仿佛已看见一支庞大的船队,从松江港扬帆起航,劈波斩浪,驶向那片未知的蔚蓝。她知道,这条海运之路,注定充满荆棘,但它所通向的,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喜欢曜世清欢,女帝之技术流医妃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曜世清欢,女帝之技术流医妃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