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的晨雾还未散尽,苦水驿东头的烽燧便燃起了一缕淡灰色的烟。烟柱在微凉的晨风里笔直升起,像一根细长的银簪,刺破了笼罩在戈壁上的薄雾——这是新升级的烽烟信号,“一烟平安”,是给三十里外鹰嘴沟哨卡的每日报平安信号。
沈砚秋站在驿墙顶端的箭楼上,手里握着一面红色的旗帜,正盯着远处的烽燧。她穿着玄色劲装,腰间系着特制的旗语腰带,上面挂着不同颜色的小旗,风扯着衣摆猎猎作响,却丝毫没影响她专注的目光。“之前的烽烟只能传平安或警讯,太单一了。”她转头对身边的秦十三说,指尖划过腰间的黄旗,“现在咱们加了旗语配合,红旗下垂是‘需补给’,黄旗摆动是‘发现敌军’,黑白旗交叉是‘请求援军’,这样就算烽烟被风沙挡住,哨卡也能收到准确消息。”
秦十三点点头,目光落在驿外新立的几根木杆上。那些木杆约莫两丈高,顶端缠着不同颜色的布条,是旗语的辅助信号塔,从苦水驿一直延伸到鹰嘴沟和黑风口,像一串串联起防御线的珍珠。“只是兄弟们刚学旗语,还不熟练,昨天练习时,把‘需草药’的绿旗当成‘需粮草’的蓝旗挥了,差点让罗衣白跑一趟。”他说着,忍不住笑了起来,晨光照在他脸上,冲淡了几分往日的锐利。
沈砚秋也笑了,伸手拿起一面绿旗,示范着标准动作:“别急,今天再练一天,顾长风还特意把草药和粮草的图样画在旗面上,就算记错颜色,看图样也能分清。”正说着,远处的薄雾里突然传来一阵驼铃声,紧接着,鹰嘴沟方向的信号塔上,一面蓝旗缓缓垂下——是“需粮草”的信号。
“看来鹰嘴沟的粮草真的不够了。”沈砚秋收起笑容,立刻对驿墙下喊道,“阿罗憾,准备十峰骆驼,装上五日的粮草,立刻送往鹰嘴沟!”
阿罗憾的声音从驿下传来,带着几分爽朗:“好嘞!保证半个时辰内出发!”
沈砚秋刚放下蓝旗,就见顾长风提着药箱从救护点走了过来。他穿着素色布袍,外面罩了件轻便的皮甲,药箱上挂着一个小巧的铜铃,走起来“叮铃”作响。“刚听到旗语声,是鹰嘴沟需要补给吗?”他仰头问道,目光落在箭楼上的旗帜上,“我给他们准备了些预防风寒的草药,正好让阿罗憾一起带过去,最近戈壁早晚温差大,别让兄弟们冻病了。”
沈砚秋点点头,顺着木梯走下箭楼,接过顾长风递来的药包。药包用油纸仔细包着,还贴着一张小纸条,上面画着草药的图样和服用方法——是顾长风特意为不识字的护卫准备的。“你考虑得真周全。”她轻声说道,指尖触到药包上残留的体温,心里一阵温暖。
顾长风笑了笑,指了指驿外的信号塔:“我刚才看到秦十三在教护卫们认旗语,要不要过去看看?我还想给他们讲讲,若是收到‘有伤员’的黄旗,该怎么快速转运伤员呢。”
两人刚走到信号塔下,就见几名护卫正围着秦十三,认真地记着旗语口诀。“红上黄下是平安,蓝垂绿摆要补给,黑白交叉喊援军,黄旗圈转有伤员……”一名年轻的护卫念得磕磕绊绊,手里还拿着根小树枝,在沙地上画着旗帜的样子。
“记错啦!”秦十三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拿起一面黄旗,在空中圈转了两圈,“‘黄旗圈转’是‘发现小股敌军’,‘黄旗斜举’才是‘有伤员’,可别搞混了,不然把援军叫来救伤员,可就闹笑话了。”
护卫们都笑了起来,顾长风趁机走上前,手里拿着一张羊皮纸,上面画着简易的伤员转运路线图:“若是收到‘有伤员’的信号,大家要先在原地做好急救,用布条标记伤员位置,再派两人骑马护送,沿着这条路线走,能避开雅丹群里的暗沟,节省半个时辰。”
护卫们立刻围了过来,认真地看着路线图。一名护卫指着图上的一处山泉问道:“顾先生,这里的水能喝吗?万一伤员渴了,能不能直接取水?”
顾长风点点头,在山泉的位置画了个圈:“这里的水是甜水,能直接喝,我还在附近放了些草药,若是遇到蛇虫咬伤,能应急用。”
沈砚秋看着顾长风耐心讲解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她转头看向远处的烽燧,此刻晨雾已经散尽,烽烟依旧笔直,信号塔上的旗帜在晨光里格外鲜艳。忽然,黑风口方向的信号塔上,一面黄旗突然开始圈转——是“发现小股敌军”的信号!
“秦十三,立刻带人去黑风口查看!”沈砚秋的声音瞬间变得严肃,“阿罗憾,粮草队暂时别出发,等黑风口的消息!”
秦十三立刻拔出腰间的弯刀,对身边的护卫喊道:“跟我走!去黑风口!”
顾长风也收起了羊皮纸,脸色凝重:“我去救护点准备急救用品,若是有伤员回来,能立刻处理。”
沈砚秋点点头,转身跑回箭楼,拿起望远镜望向黑风口的方向。望远镜里,黑风口的信号塔下,几名护卫正骑着马往驿内赶来,身后的戈壁上,隐约能看到十几道黑影——是叛军的探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