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秋日照得牧草泛着金波,迎草驿站外的空地上早已热闹非凡。数十辆商队的马车整齐排列,骆驼们温顺地跪在一旁,驮着鼓鼓囊囊的货箱;牧民们牵着牛羊,捧着皮毛、奶酪,围在驿站前的交易区等候;山民们则背着雪莲花、麻黄根等药材,还有亲手雕刻的兽骨饰品,脸上满是期待。今日是沈砚秋提议的“雪线草原贸易会”,旨在让中原、西域、雪线山民与草原牧民的商品互通有无,让新商道的贸易更加多样繁荣。
沈砚秋与顾长风站在驿站的高台上,望着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嘴角带着笑意。“没想到来了这么多商队和牧民,看来大家都盼着能换些不一样的东西。”顾长风轻声道,目光扫过下方的货箱,有中原的丝绸、瓷器,有西域的香料、宝石,还有草原的皮毛、牲畜,品类已然不少,但仍有局限。
沈砚秋点头,手中握着一卷贸易清单:“之前商道上主要是中原的丝绸换西域的香料,草原的皮毛换高昌的粮食,太过单一。这次贸易会,就是要让大家知道,还有更多东西可以交易,比如山民的药材、牧民的奶酒、中原的农具,这样才能让商道真正活起来,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话音刚落,一个身着中原绸缎长衫的商队掌柜快步走上高台,躬身道:“沈公子,顾先生,我们是从洛阳来的商队,带来了一批丝绸、茶叶和瓷器,只是不知道草原牧民和山民是否需要这些,若是卖不出去,怕是要耽误回程的日子。”这是洛阳商队首次走这条新商道,对沿途的需求并不熟悉,掌柜的脸上满是担忧。
顾长风笑着道:“掌柜的放心,草原牧民虽穿惯了皮毛,但丝绸轻便保暖,定能受部落贵族喜欢;茶叶能解奶食的油腻,山民们常年在雪线,喝茶叶也能驱寒,你且在东侧设摊,我让熟悉牧民喜好的罗衣姑娘帮你引荐。”
沈砚秋则补充道:“你也可以用丝绸换些牧民的良马或皮毛,运回中原定能卖个好价钱。另外,驿站内有账本,你可以记下交易的品类与数量,以后再来,就能针对性地备货了。”
洛阳掌柜的喜出望外,连忙道谢,转身去安排伙计设摊。此时,乌孙部的阿木带着几个山民走上前,阿木手中捧着一束晒干的雪莲花,还有几罐用雪莲与蜂蜜制成的药膏:“沈公子,顾先生,我们山民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这些雪莲花是上好的药材,药膏能治冻伤,能不能用来换些中原的农具?我们想开垦些土地种药材和青稞,却没有像样的锄头和镰刀。”
沈砚秋接过药膏,打开一闻,香气醇厚,赞道:“这药膏成色极好,定能受商队和牧民欢迎。正好有个从关中来的商队,带来了一批农具,我这就带你过去。”他说着,带着阿木走向西侧的摊位,关中商队的掌柜正愁农具无人问津,见阿木要来换,立刻爽快地答应:“一把锄头换两束雪莲花,一把镰刀换一束,若是你能多找些山民来换,我再给你多送一把斧头!”
阿木喜不自胜,立刻让人回去通知山民们多带些药材和兽骨饰品来交易。顾长风则在一旁看着,忽然发现一个西域商队的摊位前围了不少牧民,却没人交易——摊位上摆着的是西域的琉璃器皿,牧民们虽觉得好看,却不知道用处,也拿不出对应的货物交换。
顾长风走上前,对西域商队掌柜道:“掌柜的,牧民们大多用惯了陶碗,不知道琉璃器皿的好处,你可以演示给他们看,比如用琉璃碗盛奶酒,既能看清成色,又不易摔碎。另外,他们没有金银,你可以让他们用牛羊或皮毛来换,我帮你折算价值。”
西域掌柜的恍然大悟,立刻拿起一个琉璃碗,盛上牧民递来的奶酒,阳光透过琉璃碗,酒液泛着琥珀色的光,引得牧民们啧啧称奇。顾长风则帮着折算:“一头羊换两个小琉璃碗,一张狐皮换一个大琉璃碗,这样既公平,双方都不吃亏。”牧民们顿时来了兴致,纷纷牵来牛羊,换起了琉璃碗,西域掌柜的摊位前瞬间排起了长队。
正午时分,贸易会进入高潮。沈砚秋沿着摊位一路巡查,看到中原的茶叶换了草原的奶酪,西域的香料换了山民的兽骨饰品,关中的农具换了雪县的药材,每一处摊位前都笑语盈盈。他走到一个卖中原针线和布料的摊位前,摊主是个年轻的中原妇人,正教几个草原女子妇人用针线缝补皮毛衣裳。
“沈公子,多亏了你办的贸易会,我这针线布料已经换了不少皮毛,比运回中原卖还划算!”妇人笑着说道,手中还拿着一块草原女子送的狐皮围巾。草原女子们则拿着针线,学得不亦乐乎,其中一个女子用不太熟练的中原话道:“中原的针线真好用,缝的衣裳不进风,冬天再也不怕冷了。”
顾长风这时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小包西域的孜然粉,对沈砚秋道:“你看这东西,西域商队说用来烤肉格外香,我刚才让灶房的伙计试了试,果然味道极好,咱们可以让商队多运些来,不仅草原牧民喜欢,中原商队也能带回内地。”他说着,递过一块烤好的羊肉,沈砚秋尝了一口,果然香气浓郁,比平时的烤肉更有风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