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线的晨霜还未消融,望雪驿站旁的空地上已聚满了人。山民部落的长老们身着厚重的羊皮袄,腰间系着缀有兽骨的腰带,手中握着各自部落的图腾木杖;各驿站的值守山民则按部落列队,神情肃穆地望着空地中央的高台——今日是沈砚秋将雪线驿站管理权与山民部落事务决策权正式移交的日子,也是山民自治联盟成立的日子。
沈砚秋与顾长风并肩站在高台上,身前的木桌上摆放着三样东西:一卷记录着驿站管理规矩的羊皮卷、一枚刻有驼铃与山峰图案的铜印、一幅标注着各部落疆域与驿站分布的地形图。“各位长老、各位山民兄弟,”沈砚秋的声音透过寒风传遍全场,“自我们与山民部落结盟以来,并肩翻越雪线、抵御影沙盟、搭建驿站,如今商道安稳,影沙覆灭,是时候将驿站的管理权与部落的决策权,交还给你们自己了。”
人群中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来自乌孙部的长老木昆上前一步,双手抱胸躬身道:“沈公子,若不是你与顾先生,我们根本建不起驿站,也守不住商道。你若移交权力,我们怕管理不好驿站,耽误了商队往来。”木昆年近六旬,脸上布满风霜,是山民部落中最具威望的长老,当初正是他率先同意与沈砚秋结盟。
顾长风上前一步,温和地开口:“木昆长老放心,这半年来,我们已教给各位值守山民记账、物资调配、天气预警的法子,各驿站的规矩也都写在这羊皮卷上,遇到解决不了的事,仍可通过烽烟或信使与我们联系。我们移交的是权力,不是责任,日后商道有难,我们依旧会与大家并肩作战。”他说着,拿起那卷羊皮卷,展开示意众人,上面用炭笔写着“驿站值守条例”“物资进出规矩”“商队接待流程”等条目,旁边还画着简单的图样,即便不识字的山民也能看懂。
沈砚秋接着道:“我们商议决定,成立山民自治联盟,由各部落长老共同组成议事会,推选一位盟主总领事务,铜印便是盟主的信物,持印者可调动各部落人力、调配驿站物资。地形图上标注了各部落负责的驿站与巡逻区域,乌孙部负责望雪、听风两驿站,突厥部负责踏雪、寻冰两驿站,其余部落则分管草原边缘的迎草驿站与商道巡逻,各位看是否妥当?”
他话音刚落,突厥部的长老巴图便上前道:“沈公子考虑得周全!只是盟主之位,理应推选最有能力的人,我提议木昆长老,他德高望重,又熟悉雪线地形,定能带领我们管理好驿站。”巴图话音刚落,其他部落的长老纷纷附和,木昆连忙摆手:“不可不可,我年纪大了,精力不足,倒是年轻一辈中,阿木头脑灵活,又跟着罗衣姑娘学过记账,跟着秦十三探过路线,让他来当盟主,再由我们几位长老辅佐,更为合适。”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站在乌孙队列前的阿木。阿木是之前在望雪驿站值守的年轻山民,曾跟着沈砚秋处理过商队补给,跟着顾长风学过基础的伤病处理,此刻被众人注视,虽有些紧张,却挺直了腰板,上前躬身道:“若各位信任我,我定不辱使命!只是我经验不足,还需各位长老与沈公子、顾先生多多指点。”
沈砚秋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拿起那枚铜印,郑重地递到阿木手中:“阿木,这枚铜印象征着责任与信任,你既要守好驿站,保障商队平安,也要协调好各部落关系,让山民们能借着商道过上好日子。”阿木双手接过铜印,紧紧抱在怀中,声音坚定:“请沈公子放心,我定当守好雪线,护好商道!”
移交仪式的第二环节,是驿站物资与管理细节的交接。罗衣带着伙计们将各驿站的物资账本搬到高台旁,逐一与各部落的值守山民核对:“望雪驿站现有青稞五十斤、奶茶粉十袋、柴火二十捆、药材三十包,这些都登记在账本上,以后每笔进出都要记清,每月月底由议事会汇总核对。”阿木则带着各部落的值守头领,逐一查看驿站的设施:“灶房的柴火要堆在避风处,药棚要每日通风,商队的饮水要提前用明矾净化,这些规矩都要按羊皮卷上的来,不可懈怠。”
沈砚秋与顾长风则跟着木昆等长老,查看山民部落的议事帐搭建情况。议事帐就建在望雪驿站旁,由十几张牦牛毛毡拼接而成,帐内摆放着一张长长的木桌,桌旁的席位按部落划分,墙上挂着那幅地形图与自治联盟的规矩。“以后各部落有纷争、驿站有难题,都在这里商议解决,”木昆指着木桌中央的空位,“这是盟主的位置,旁边是各长老的席位,凡事需议事会半数以上同意才能施行,避免独断专行。”
顾长风点头道:“这样甚好。另外,我已让医疗学徒在议事帐旁搭建了简易医疗点,备有常用药材与急救工具,若山民或商队伙计受伤,可随时就医。我会每月派一次医工来雪线,给大家讲解新的医疗法子,更新药材。”
正说着,远处传来商队的驼铃声,一队从高昌来的商队朝着望雪驿站而来。阿木立刻按照羊皮卷上的规矩,安排值守山民上前接应:“快去灶房烧热水,准备青稞饼,再检查一下商队伙计有没有高原反应,若是有,立刻带往医疗点。”值守山民们应声行动,分工明确,有条不紊,与之前需要沈砚秋等人指挥的模样截然不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