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取一成物资会不会太多?”有个小型商队的首领小声问道。沈砚秋看向他,耐心解释:“这些物资并非归个人所有,而是用于维护商道。比如驿站的粮草补给、救援队伍的绳索工具、学堂的笔墨竹简,都需要物资支撑。商队与山民都是商道的受益者,理应共同承担维护费用,等商道繁华了,这点投入换来的收益只会更多。”
林万春也附和道:“沈公子说得对!之前咱们走旧商道,要给盗匪交‘过路费’,损失更大。如今用一成物资换商道安全与交易规范,太值了!”小型商队首领闻言茅塞顿开,不再有异议。
条款全部讲解完毕,沈砚秋将麻布铺在木案中央,拿起毛笔:“若各位对条款无异议,便请在协议上签字画押。山民部落由长老们共同署名,商队由各首领分别署名,驿站作为见证方,由我与顾先生署名。”
鹰长空长老率先上前,接过沈砚秋递来的毛笔,虽然字迹略显笨拙,却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名字,随后其他族老也依次署名,最后用手指蘸了朱砂,按上指印;林万春、买买提等商队首领也纷纷提笔签字,中原商队用汉字,西域商队则用各自的文字,密密麻麻的签名与指印落在麻布上,显得格外郑重。
沈砚秋与顾长风最后署名,将协议郑重卷起,分成三份:一份交由驿站保管,一份由山民部落共同保管,一份由商队联盟保管。“协议一式三份,从今往后,咱们都要依此行事。”沈砚秋将协议递给罗衣收好,笑着对众人说,“今日既是签约日,也是集市开市之日,大家可以按协议价格自由交易,驿站的人会为大家填写凭证。”
话音刚落,众人便立刻活跃起来。山民们抱着皮毛、提着草药围到商队的货摊前,商队伙计们也热情地展示着自己的货物。巴图大叔拿着两张狐皮,走到林万春的货摊前:“林首领,按协议,两张上等狐皮换四匹丝绸,我要两匹红色的,两匹蓝色的,给我婆娘和女儿做衣裳。”
林万春立刻让伙计拿出丝绸,铺在摊位上:“巴图大叔您看,这是江南的云锦,颜色鲜亮,料子厚实,耐穿得很!”两人在驿站值守人员的见证下,填写了交易凭证,各执一份,满意而归。
另一边,呼衍烈长老正与买买提商议香料交易。“长老,这是安息香,点燃后香气持久,能驱虫防潮,一斤换三斤中等雪莲,您看如何?”买买提拿起一小罐香料,打开盖子,浓郁的香气立刻弥漫开来。呼衍烈长老闻着香气,点头道:“好!我部落有不少中等雪莲,换十斤安息香,放在驿站与学堂里,正好防潮驱虫。”
顾长风则在纠纷台旁值守,偶尔有小争执,他都能依据协议妥善解决。有个山民嫌商队的茶叶分量不足,顾长风便拿出驿站的秤(木质杆秤),当场称量,发现果然少了二两,便让商队补足分量,还按协议给予了小小的补偿,双方都心服口服。
沈砚秋穿梭在集市中,看着眼前热闹和睦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他走到顾长风身边,轻声道:“你看,有了协议,交易果然顺畅多了。之前担心山民与商队各不相让,现在看来,大家都明白互惠互利的道理。”
顾长风笑着点头,递给沈砚秋一杯葡萄酿:“这都是你统筹得好,既考虑了山民的利益,也兼顾了商队的成本。等过些日子,咱们再把协议的条款教给学堂的山民与孩子们,让大家都懂规矩、守规矩,商道才能真正长久。”
夕阳西下时,集市渐渐接近尾声。山民们手里捧着换来的丝绸、瓷器、香料,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商队的货仓里堆满了皮毛、草药、矿石,首领们核算着账目,眉眼间满是喜色。林万春找到沈砚秋,兴奋地说:“沈公子,今日的交易比往日多了三成!按这个势头,不出半年,咱们就能把旧商道的生意都引到这里来!”
买买提也凑过来说:“我已经写信回焉耆,让族人多准备些香料与玉石,下个月多带些货物来!还要让更多西域商队来这条商道,这里规矩公平,山民热情,比走其他商道省心多了!”
鹰长空长老捋着胡须,哈哈大笑:“咱们部落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学着种植商队送来的种子,若是收成好,以后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把多余的粮食拿到集市上卖!再加上草药与皮毛,部落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沈砚秋举起酒杯,对众人道:“今日协议达成,集市兴旺,是个好开端!我敬大家一杯,愿往后山民与商队同心同德,依约行事,让这条新商道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黄金通道,让咱们都能过上富足安稳的日子!”
众人纷纷举起酒杯,酒杯相碰的清脆声响与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顺着晚风传遍黑风谷,回荡在天山雪线的山峦之间。那张写满签名与指印的贸易协议,如同一份庄严的承诺,将山民、中原商队、西域商队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这条用勇气开拓、用规矩守护的新商道,也必将在互惠互利的滋养下,日益繁华,让清脆的驼铃声永远回荡在天山的蓝天白云之下。
喜欢丝路万里驼铃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丝路万里驼铃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