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仪式结束后,交易便在坡下的空地上展开。山民们拿着皮毛、草药、牛羊肉,与商队交换丝绸、瓷器、茶叶与铁器。一个雪鹰部的少年,用一张上好的狐皮换了一匹彩色的绸缎,兴奋地举着绸缎跑向母亲;巴图部的族老则用几袋草药,换了一把锋利的铁斧,爱不释手地反复摩挲;罗衣带着妇人,用山民们的奶酪换了几匹麻布,打算用来缝制驿站的被褥。
顾长风则守在诊疗点,不时有商队伙计或山民前来咨询。一个商队伙计因长时间骑马,脚踝被磨破,顾长风拿出金疮药为他敷上,又用布条包扎好:“近日少走动,每日换药,几日便能痊愈。”一个山民的孩子得了风寒,咳嗽不止,顾长风便给他喂了些止咳汤药,叮嘱家长多给孩子喝温水,注意保暖。
沈砚秋穿梭在人群中,时而帮着调解交易的价格,时而询问商队的后续计划。林万春找到他,笑着说:“沈公子,此次带来的货物只是试探,若是销路好,不出半月,第二批商队便会赶来,带来更多的丝绸与瓷器,还会带来中原的种子与农具,教山民们耕种。”
“那真是太好了。”沈砚秋大喜,“我已让山民们腾出一片土地,正愁没有好的种子与农具。等商队的种子到了,咱们便教山民们种中原的粮食,日后粮草也能自给自足。”
两人正说着,阿罗憾快步走来,禀报说焉耆的商队也到了。众人立刻迎上去,只见焉耆商队的骆驼背上,驮着满满的葡萄酿、玉石与西域的香料,首领是个西域汉子,名叫买买提,见到沈砚秋,立刻用不太熟练的中原话行礼:“沈公子,恭喜商道开通!焉耆的商人都盼着这一天呢!”
焉耆商队的到来,让现场更加热闹。中原的丝绸瓷器与西域的玉石香料摆在一起,色彩斑斓;汉话与西域方言交织,虽有时听不懂,却丝毫不影响彼此交易的热情。孩子们围着骆驼嬉笑打闹,商队伙计与山民们席地而坐,分享着各自带来的食物,喝着葡萄酿与奶茶,欢声笑语洒满了迎客坡。
夕阳西下时,交易渐渐接近尾声。商队的货物大多已换成山民的皮毛与草药,山民们也都换到了心仪的中原物品。沈砚秋安排商队住进望商驿站,驿站内早已备好客房与热食,货仓也腾出位置,存放剩余的货物。
入夜后,迎客坡上燃起了熊熊篝火。山民们与商队伙计、护卫们围坐在篝火旁,烤着羊肉,喝着葡萄酿与青稞酒。鹰长空长老弹起了胡琴,罗衣带着妇人唱起了中原的歌谣,西域的商人则跳起了欢快的胡旋舞,火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满是喜悦与满足。
沈砚秋与顾长风并肩坐在篝火旁,手中各端着一碗热奶茶。“你看,这样真好。”沈砚秋轻声说,目光扫过眼前的人群,“没有盗匪袭扰,没有风雪阻隔,大家能坐在一起喝酒唱歌,公平交易。”
顾长风靠在他的肩头,笑着点头:“是啊,这就是咱们开拓商道的意义。等驿站群建起来,预警机制完善了,往来的商队会越来越多,这里会越来越热闹。以后,咱们还能在驿站里建学堂,教山民们识中原字,教商队说西域话,让大家真正融在一起。”
“我还要在每座驿站都设一个医疗点,让你教的那些学徒轮流值守。”沈砚秋握住他的手,指尖相扣,“再把药圃扩大,种上更多的草药,不仅能治伤治病,还能让山民们靠卖草药增收。”
篝火噼啪作响,驼铃声在寂静的夜里偶尔响起,那是商队的骆驼在驿站旁休憩时发出的声音。这清脆的驼铃声,曾是中原商人对西域的向往,曾是山民们对安稳生活的期盼,如今,它真切地响彻在天山雪线的每一寸土地上,见证着新商道的诞生,也预示着一个往来无间、互惠互利的新时代的到来。
次日清晨,首批商队准备继续前行,前往焉耆。沈砚秋与顾长风带着众人在坡下送别,林万春翻身下马,再次向沈砚秋道谢:“沈公子,多谢你开辟此路,为我们商队铺就了生财之道。第二批商队到来时,我定会带些中原的书籍与笔墨,送来给山民们的学堂。”
“林首领客气了。”沈砚秋递给他一面令牌,“凭着这面令牌,沿途的哨卡与驿站都会为商队提供帮助,若是遇到风雪或危险,可点燃烽烟,我们会立刻赶来支援。”
买买提也上前,递来几罐上好的葡萄酿:“沈公子,顾先生,这是焉耆最好的葡萄酿,送给你们。等商队从焉耆返回,我会带更多的香料与玉石,再来与大家交易。”
商队启程了,骆驼队沿着新开辟的山道缓缓前行,驼铃声再次响起,渐渐远去,消失在天山的晨雾中。沈砚秋与顾长风站在迎客坡上,望着商队离去的方向,久久没有转身。
“走吧,”顾长风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咱们还要去黑风谷选址建驿站,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好。”沈砚秋点头,与他并肩走下迎客坡。阳光洒在他们身上,身后的“丝路新途”锦旗在风中飘扬,脚下的山道平坦宽阔,延伸向远方。他们知道,新商道的开通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只要彼此相依,与山民、商队同心协力,这条承载着希望的丝路新道,定会越来越畅通,越来越繁华,让清脆的驼铃声,永远回荡在天山雪线之上。
喜欢丝路万里驼铃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丝路万里驼铃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