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雪线的正午,阳光虽烈,却驱不散骨子里的寒意。队伍行至一处名为“寒水涧”的溪流旁,沈砚秋正准备下令休息,让队员们补充饮水,却见罗衣急匆匆从后队赶来,手里捧着一个陶碗,碗中装着半碗浑浊的溪水,脸色凝重:“砚秋姐,这水不能喝!你看,水里有絮状物,我刚才还看到几只死虫子漂在水面上!”
沈砚秋接过陶碗,凑近一看——溪水中果然漂浮着细小的白色絮状物,碗底还沉着几粒黑色的杂质,凑近闻,隐约能闻到一丝腥气。她眉头一皱,抬头望向溪流上游——寒水涧的水源来自天山融雪,本应清澈甘甜,如今却变得浑浊,显然是受到了污染。
“长风,你来看一下。”沈砚秋招手让顾长风过来,将陶碗递给他。顾长风接过陶碗,用一根干净的木筷挑起絮状物,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指尖捻了捻,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是腐殖质和微生物!雪线温度低,本不易滋生细菌,但最近气温回升,融雪速度加快,把上游的腐叶和动物尸体冲进了溪流,导致水源污染。若直接饮用,很可能引发腹痛、腹泻,甚至霍乱,后果不堪设想。”
队员们听到这话,都愣住了。长途跋涉后,每个人都口干舌燥,本以为能喝到甘甜的溪水,却没想到水源竟被污染。一名年轻队员忍不住抱怨:“那怎么办?我们的水囊早就空了,不喝这水,难道要渴死吗?”
“不能渴死,但也不能拿命冒险!”罗衣立刻开口,语气坚定,“我们必须想办法净化水源,确保饮水安全,不然一旦有人生病,在这雪线里,根本没法及时救治,还会传染给其他队员!”
紧急措施:临时净化方案
沈砚秋当机立断,下令队伍在溪流旁的背风坡扎营,同时召集核心成员商议饮水净化方案。帐内,众人围坐在一起,顾长风率先开口:“净化水源的关键是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杀灭微生物。我们现在没有中原的明矾,只能用雪线里现有的材料想办法。”
“我有办法!”罗衣忽然开口,从物资袋里翻出几块细麻布和一个空陶罐,“我们可以用细麻布过滤水中的杂质,再用煮沸的方式杀灭微生物。先把溪水倒进铺了细麻布的陶罐里,让麻布过滤掉絮状物和杂质,然后把过滤后的水倒进铁锅里煮沸,煮沸后再静置片刻,就能饮用了。”
“这个办法可行,但有两个问题。”顾长风补充道,“一是细麻布的过滤效果有限,无法完全去除水中的微小杂质和细菌;二是煮沸需要大量燃料,我们虽然从山民部落补充了松木块,但也不能浪费,必须精打细算。”
秦十三这时开口:“我刚才在溪流下游看到一片‘沙棘林’,沙棘的根系发达,能吸附水中的杂质,而且沙棘果有杀菌的功效。我们可以挖些沙棘根,切碎后和过滤后的水一起煮沸,既能增强净化效果,又能给水里增加些维生素,预防坏血病。”
阿罗憾也点头:“我带队员去挖沙棘根,再砍些松木块回来,确保有足够的燃料煮沸水源。”
方案敲定,众人立刻行动。罗衣带着几名女队员,将细麻布剪成合适的大小,固定在陶罐口,制作简易的过滤器;顾长风则在营地中央挖了一个土灶,准备煮沸水源;秦十三和阿罗憾带着队员,前往下游的沙棘林,挖取沙棘根和砍伐松木。
沈砚秋没有闲着,她沿着溪流仔细巡查,确认污染范围——上游的融雪还在持续,溪水的浑浊度在慢慢增加,她立刻让队员在营地周围设置警戒,禁止任何人靠近污染的水源,防止有人误饮。
净化实操:步步谨慎
半个时辰后,秦十三和阿罗憾带着沙棘根和松木返回营地。罗衣早已准备好十几个陶罐,每个陶罐口都固定着两层细麻布。队员们轮流将浑浊的溪水倒进陶罐,麻布像一张细密的网,将水中的絮状物和杂质牢牢挡住,过滤后的溪水虽然依旧有些微黄,却比之前清澈了许多。
“先煮一锅试试效果。”顾长风将过滤后的溪水倒进铁锅里,又将切碎的沙棘根放进去,点燃松木,开始烧水。松木燃烧的火焰很旺,很快,铁锅里的水就开始冒泡,蒸汽带着沙棘的清香弥漫在营地周围。
“水开后,要继续煮半个时辰以上,才能彻底杀灭水中的细菌。”顾长风一边添柴,一边对围在周围的队员说,“等水煮沸后,我们还要静置一个时辰,让水中的杂质充分沉淀,这样饮用起来才更安全。”
队员们认真听着,有的帮忙添柴,有的则清洗空水囊,准备装净化后的饮用水。罗衣则在一旁记录:“我们现在有三十个水囊,每个水囊能装两斤水,一共能装六十斤水,足够队伍饮用两天。接下来两天,我们要继续寻找新的干净水源,同时每天定时净化饮水,确保每个人都能喝到安全的水。”
半个时辰后,第一锅水终于煮好。顾长风关火,让水自然冷却静置。待水温降至温热,他小心翼翼地将上层清澈的水倒进一个干净的陶碗里,递到沈砚秋面前:“你先尝尝,看看有没有异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