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班巡逻结束时,已是子时。李二带着队员回到住处,喝了碗热酥油茶,刚想歇口气,就见阿罗憾走了进来:“怎么样?有没有发现异常?”
“没有,一切正常。”李二抹了把脸上的雪,“就是夜里太冷了,风也大,巡逻时得格外小心,别被风吹得听不见动静。”
阿罗憾点头:“第二班我已经安排好了,你们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后半夜还要换班。”
夜半异动:雪地里的“不速之客”
子时过半,第二班巡逻队员接岗。带队的是个叫王六的队员,他常年在北方边境走商,对付夜袭很有经验。刚巡逻到松树林附近,他就停下了脚步,示意队员们噤声。
“怎么了?”旁边的队员低声问。
王六竖起手指,指了指松树林的方向:“你们听,有动静。”
队员们立刻屏住呼吸,仔细聆听——寒风中,隐约传来“簌簌”的声响,像是有人在雪地里行走,还带着轻微的金属碰撞声,像是弯刀挂在腰间晃动发出的。
“是影沙盟的人!”王六眼神一凛,立刻从腰间解下牛角号,准备吹响。旁边的队员却拉住他:“再等等,看看他们有多少人,别打草惊蛇。”
王六点头,带着队员悄悄往松树林的方向挪去。借着微弱的月光,他们看到十几个黑影正猫着腰,从松树林里钻出来,手里握着弯刀,脚步轻得像猫,正朝着驿站的方向靠近。
“至少十五人,都带了家伙。”王六压低声音,“他们想偷袭物资存放的石洞,抢我们的粮食和药材!”
说完,他举起牛角号,对着天空吹了起来——“嘀嘀——嗒”,两短一长,是小规模偷袭的信号。号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瞬间传遍了整个驿站。
全员戒备:防偷袭的默契
号声响起的瞬间,沈砚秋和顾长风就从床上弹了起来,迅速披上斗篷,拿起武器。沈砚秋腰间别着短刃,顾长风则背着药囊,还带了一把防身的匕首——虽然他是大夫,但在危急时刻,也能自保。
“砚秋,你去物资石洞,守住药材和粮食;我去医疗区,保护受伤的队员。”顾长风一边快步往外走,一边说,“阿罗憾会带着队员支援巡逻队,我们各司其职,别乱!”
沈砚秋点头,转身往石洞跑。刚到石洞门口,就见罗衣带着几名留守的队员,已经搬着松木,把石洞门口堵得严严实实。“砚秋姐,你来了!”罗衣脸色有些发白,却依旧坚定,“我们已经把石洞门锁好了,还堆了松木,他们进不来!”
“做得好!”沈砚秋拍了拍罗衣的肩,“你们守住门口,我去看看阿罗憾那边的情况。”
此时,阿罗憾已经带着二十名队员,赶到了松树林附近。王六和第二班巡逻队员正与影沙盟的人缠斗在一起——影沙盟的人虽然人多,但驿站的队员们早有准备,又熟悉地形,很快就占了上风。
“别让他们靠近驿站!”阿罗憾大喝一声,挥舞着弯刀冲了上去。他的刀法刚猛,一刀就劈中了一名影沙盟成员的手臂,那人惨叫一声,手里的弯刀“哐当”掉在地上。
影沙盟的首领见势不妙,知道偷袭不成,反而会折损人手,立刻大喊:“撤!快撤!”
十几个黑影立刻转身,往松树林深处逃去。阿罗憾没有追——夜里的松树林地形复杂,容易中埋伏,见好就收才是上策。他看着影沙盟的人消失在黑暗中,才下令:“检查队员伤势,打扫战场,加固防御!”
战后清点:危机后的安稳
天快亮时,驿站才彻底安静下来。沈砚秋和顾长风、阿罗憾等人聚在主营帐里,清点着战果——巡逻队员有三人受了轻伤,都是皮外伤,顾长风已经给他们敷了药;影沙盟的人留下了五把弯刀和两匹受伤的马,其他一无所获。
“看来影沙盟是真的急了,连夜里偷袭这种险招都敢用。”阿罗憾坐在凳子上,喝着热酥油茶,语气里带着不屑,“可惜他们低估了我们的警戒,偷鸡不成蚀把米。”
顾长风检查完最后一名受伤队员的伤口,走过来坐下:“经过这次偷袭,他们应该不敢再轻易来犯了。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明天就要把所有队员和物资都转移到临时营地,尽早翻越天山主脉,离开这片是非之地。”
沈砚秋点头,目光扫过帐内的众人:“这次防偷袭成功,多亏了阿罗憾的警戒安排,还有巡逻队员的警惕,更要谢谢大家的默契配合。没有你们,驿站今晚恐怕就要遭殃了。”
“砚秋姐,我们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就见外了。”李二笑着说,“为了开辟新商道,我们都愿意出力,这点危险不算什么!”
众人纷纷点头,帐内的气氛渐渐轻松起来。窗外的天已经蒙蒙亮,第一缕晨光透过帐帘的缝隙照进来,映在每个人的脸上,带着希望的暖意。
晨光中的驿站:新的启程
天大亮时,驿站的队员们已经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转移到临时营地。罗衣带着人清点物资,确认没有遗漏;阿罗憾带着队员拆除临时搭建的防御工事,把能用的枯枝和松木都打包带走;顾长风则忙着给受伤的队员换药,叮嘱他们路上注意休息。
沈砚秋站在驿站门口,最后看了一眼这座亲手搭建的木屋和石洞——这里曾是他们在雪线中的避风港,见证了他们抵御影沙盟、擒获雪贼的战斗,也承载了他们开拓新商道的希望。虽然要离开了,但这里的一切,都会成为他们记忆中最珍贵的部分。
“砚秋,该走了。”顾长风走过来,轻轻拍了拍她的肩。
沈砚秋点头,转身跟上队伍。驮马已经装好物资,队员们也都整装待发,山民向导巴图带着几名族人,早已在谷口等候,准备护送他们前往临时营地。
队伍缓缓离开月牙谷驿站,朝着黑鹰口的方向前进。晨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前方的道路。沈砚秋骑着马,走在队伍中间,身边是顾长风、阿罗憾、罗衣和秦十三,身后是并肩作战的队员和满载物资的驮马。
她知道,翻越天山主脉的挑战还在前方,但经过了昨夜的夜间警戒、成功防住偷袭,他们的队伍更加团结,也更有信心。只要他们彼此信任、互相扶持,就没有翻不过的雪山,没有走不通的商道。
驼铃声声,在雪线的晨光中回荡,像是在宣告——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希望,正在前方。
喜欢丝路万里驼铃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丝路万里驼铃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