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渭水驿站被薄雾笼罩,空气里带着一丝凉意。沈燕秋早早起身,检查了商队的补给情况。想到今日要继续西行,她心中既有期待又有一丝紧张。
"燕秋,驿站长派人来请你过去。"卫无忌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沈燕秋微微一怔:"哦?他找我何事?"
"说是要查验通关文书,还提到驿站规矩。"卫无忌面色凝重,"此人素来以刁难商队闻名,你要小心应对。"
沈燕秋点头:"我知道了。"
她整理了一下衣襟,带着通关文书,随使者来到驿站长的房门前。
驿站长姓马,四十余岁,身材魁梧,眼神锐利。见沈燕秋进来,他只是淡淡点头:"沈姑娘,听闻你是这支商队的领队?"
"正是。"沈燕秋拱手行礼,声音不卑不亢。
马站长示意她坐下,目光落在桌上的通关文书上:"朝廷的文书,倒也像模像样。只是我渭水驿站有渭水的规矩,不知沈姑娘可曾听说?"
"愿闻其详。"沈燕秋坦然道。
"外来商队,需缴纳住宿银每人二十两,骆驼每峰十两。"马站长慢条斯理地说,"此外,还要缴纳护送费、饮水费、粮草费……"
沈燕秋心中一沉,这些费用加起来,几乎是普通商队的全部利润。她知道,这是明显的刁难。
"马站长,"沈燕秋微笑道,"朝廷文书上写明,我们是护送重要物资的队伍,按制不应缴纳额外费用。"
马站长冷笑:"朝廷归朝廷,驿站归驿站。规矩不能坏。"
屋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沈燕秋沉默片刻,忽然起身,走到窗前,指着外面忙碌的景象:"马站长请看,今日驿站来了多少商队?"
马站长不明所以:"十数支吧。"
"若每支商队都被如此收费,"沈燕秋转过身,"明日起,渭水驿站的名声恐怕要传遍关中了。"
马站长脸色微变:"你在威胁我?"
"不敢。"沈燕秋摇头,"只是提醒。丝绸之路,靠的是信誉。若商人皆绕道而行,渭水驿站的损失,恐怕远不止这点银两。"
马站长盯着她,似乎在衡量这个年轻女子的胆量和智慧。屋内静得只能听到窗外的驼铃声。
"再者,"沈燕秋继续道,"我们携带的物资中,有一部分是给前方戍边将士的慰问品。若因滞留驿站而延误,这个责任……"
她没有说完,只是将通关文书轻轻推到马站长面前。
马站长沉吟良久,终于长叹一声:"罢了,文书我已验明。你们的费用,减半收取。"
沈燕秋心中一喜,但脸上仍保持平静:"多谢马站长通融。只是我还有一个请求。"
"说。"
"希望驿站能提供几袋上等马料。我们的骆驼和马匹,经过长途跋涉,需要好生调养。"
马站长盯着她看了许久,突然笑了:"你这丫头,年纪不大,心思倒不少。好,马料我给你准备,但住宿费用不再减免。"
"成交。"沈燕秋爽快答应。
离开驿站长房间时,顾长风正在门外等候。
"如何?"他关切地问。
"顺利解决。"沈燕秋微笑,"费用减半,还争取到了上等马料。"
顾长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总能化险为夷。"
"这只是开始。"沈燕秋望向远方,"真正的考验还在前面。"
回到院子,沈燕秋召集队员,宣布了驿站的安排。大家虽然对需要缴纳费用有些不满,但听到还能获得上等马料,也都释然。
午后,沈燕秋带着苏凝和阿米尔,来到驿站的交易区。这里聚集了来自各地的商人,热闹非凡。
"看,那边有来自大食的商人。"苏凝兴奋地指着一群异域装束的商人。
沈燕秋走上前去,用刚学的几句阿拉伯语问候。虽然发音生涩,但对方显然很高兴,热情地回应。
通过阿米尔的翻译,沈燕秋了解到,前方的高昌地区最近确实不太平,有几支商队遭到袭击。但他们也提到了一条相对安全的小路,只是路途较远。
"多谢你们的提醒。"沈燕秋真诚地说,"若将来有缘在西域相见,我必报答今日之情。"
大食商人笑着摇头:"在丝绸之路上,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愿安拉保佑你,女商人。"
回到住处,沈燕秋将获得的信息告诉了顾长风和卫无忌。
"看来我们需要调整路线。"顾长风说,"虽然会多走几天,但安全第一。"
"我同意。"卫无忌点头,"我会安排人手加强戒备。"
傍晚时分,马站长派人送来几袋马料。沈燕秋亲自去道谢,却意外发现驿站的后院里,几个驿卒正在殴打一个年轻人。
"住手!"沈燕秋厉声喝道。
驿卒们愣住了,纷纷停手。年轻人衣衫褴褛,满脸是血,但眼神中透着倔强。
"此人偷了驿站的马料。"一个驿卒解释道。
"偷东西固然不对,但罪不至死。"沈燕秋转向马站长,"不知可否交给我处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