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但太原城这潭水,比他想的还要深。
他这边刚有风吹草动,各路的“耳朵”就竖起来了。鬼子在城外的侦察兵明显活跃了不少,飞机擦着城墙飞过的次数也多了,像是在确认什么。
重庆的戴笠第一时间就收到了密报。“阎老西想学委座?哼,东施效颦!”
他冷笑一声,立刻给山西站的特务下令:“盯紧了!尤其是兵工厂的人和设备,看看他们往哪儿运!必要时,可以制造点‘意外’,延缓他们的速度,但不能留下把柄。”
戴笠可不想让阎锡山那么轻松地把家当搬走,壮大实力。
延安和“东山”体系几乎同时收到了阎锡山秘密传递过来的“合作”意向。
延安的窑洞里,几位领导人抽着烟,仔细分析着。
“阎锡山这是想祸水东引,让我们帮他挡枪啊。”
一位领导人指着地图,“不过,如果他真能撤出来,客观上确实能保留一部分抗日力量。而且他答应给的机器和原料,对我们边区的工业建设很有帮助。”
“帮忙可以,但要有原则。”
毛委员敲了敲烟灰,“我们的部队可以在侧翼进行佯动,牵制鬼子,但绝不能硬拼,要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重点是借这个机会,扩大我们在晋西北的影响。”
“东山”基地,柯明义看着左玉波送来的情报,笑了笑:“阎老西这次倒是大方。铜料、钢材,还有兵工厂的旧机器,都是咱们需要的东西。这个忙,可以帮。”
他对何振军说:“让我们在晋南和正太铁路沿线的小队动起来,炸个铁轨,拔个据点,动静搞大点,让鬼子以为我们要有大动作。记住,打了就跑,安全第一。”
同时,柯明义也没忘叮嘱:“盯紧阎锡山的运输队,特别是那些技术人员。他答应给的东西,一粒螺丝钉都不能少。要是他想耍花样,就让他知道,咱们能帮他,也能给他添堵。”
最难受的还是小鬼子。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里,参谋们对着地图争论不休。
“阎锡山明显是要跑!我们应该立刻发动进攻,不能让他把部队和工厂撤走!”
“进攻?武汉的教训还不够吗?强攻一座重兵防守的大城市,要付出多少代价?而且根据情报,‘东山’和八路军可能在侧面有动作!”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们溜掉?这等于放虎归山!”
争论的结果,依旧是那个憋屈的命令:“加强监视,以追击和骚扰为主,伺机夺取重要物资,避免强攻造成重大伤亡。”但私下里,各个师团都打起了小算盘,琢磨着怎么在撤退的晋绥军身上咬下一块肥肉。
就在这各方势力心怀鬼胎、暗流汹涌之际,太原城内的撤离,在阎锡山的精密操控下,悄然开始了。
兵工厂的机器在深夜被拆解装车,由最忠诚的部队护送,沿着秘密小路运往吕梁山方向。库房里的物资被分批运出,金银细软更是由阎锡山的贴身卫队亲自押运。
愿意跟随的百姓和家属也被组织起来,分批转移。整个行动虽然规模巨大,却在阎锡山铁腕控制下,进行得异常有序和隐蔽,展现了他经营山西多年的深厚根基。
太原,这座被围困已久的孤城,就像一枚即将被放弃的棋子,但在离开棋盘之前,阎锡山决心要让它发挥出最后、也是最大的价值。
一场比武汉撤退更加复杂和微妙的博弈,正在山西的黄土高原上悄然展开。
喜欢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