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卦象初显,与天同息
北斗斜挂东南时,八卦台的八块卦石正泛着幽光。乾位石在月光下如白玉,坤位石沉如墨,其余六石依方位排列,石缝间的八卦草按卦象生长,乾位草劲直如剑,坤位草匍匐如毯 —— 玄卦道长说,此刻的八卦最贴近天象,每块石都在呼应相应的星宿,让静坐的人能在呼吸间感受 “八卦映天” 的玄机。
“你看乾位草的纹路,” 道长的拂尘扫过草尖,带起的露在石面凝成卦象,“与北斗七星的连线分毫不差。” 林羽俯身,果然见草叶上的白纹组成乾卦的爻象,阳爻处草叶粗壮,阴爻处则纤细,在根须处汇集成圆。《八卦台玄志》摊在中央的太极石上,宋代的纸页记载着:“八卦非石,乃天地八方之气窍;草非丛,实卦象显形之须。”
清卦捧着铜盂走来,里面盛着从 “八卦泉” 取的水,“师父说此刻的泉水分八卦,” 他将水分别倒在八块石的凹槽里,乾位水蒸腾如气,坤位水凝重如脂,“就像砚分八色,各映一方天象。” 林羽望着八石上的水态,突然懂了 “八卦定吉凶” 的真意 —— 天地的秩序从不在繁复的推演里,而藏在草叶的爻纹、露水的聚散、童子分泉的指缝间,藏在每个对八方之物心怀体察的时刻。
丑时?六爻微动,气随卦转
残月渐隐时,八卦石的温度开始分化。林羽用手触摸,乾位石已泛出微温,坎位石浸着寒意,石缝里的八卦草正借着温差调整形态,震位草微微颤动,艮位草则凝然不动 ——“这是‘气随卦象动’,” 玄卦道长将艾草分置八石,乾位艾草很快直立,巽位艾草则倾斜如飘,“就像人有性情,卦有气性,合起来才是天地的性情。”
清卦拿着温度计测量,乾位与坎位的温差恰好八度,“《玄志》里说‘八卦温差,应八方之气’,” 他指着仪器,“就像音律分宫商,差一丝便失谐。” 林羽望着八石上的艾草,忽然明白 “八卦相荡” 的深意 —— 天地从不需要单一的气性,就像这八卦石,温差八度是生机的韵律,草叶的动静是卦象的显形,就像四季的寒暑、八方的风雨,差异中藏着相互激荡的默契。
寅时?雾漫卦台,氤氲如卦
晨雾漫上台时,八卦石的轮廓在雾中连成环状。林羽望着乾位的光与坤位的影在雾里交织,渐渐晕成完整的八卦图,石缝里的八卦草在雾中轻轻摇晃,叶片上的露水滚落,在地面连成八个方位的线,将台分成八区 ——“这是‘雾显八卦’,” 玄卦道长的道袍在雾中若隐若现,“就像墨在水里晕开,雾晕的是天地的卦象。”
老卦扛着竹扫帚走来,顺着露水的轨迹清扫,帚尖每划过一区,雾便淡一分,露出的地面恰好与八卦的爻象重合,“这活儿得顺卦象走,” 他头也不抬,“乾位要轻扫,坤位要重扫,就像抚琴按弦,轻重得合卦理。” 林羽帮着递工具,指尖触到扫帚柄上的纹路,那螺旋竟与八卦草的爻纹隐隐相合,突然想起玄卦道长说的 “器物亦含卦象”—— 原来每件寻常之物都藏着八卦,扫帚的刚柔、柄上的旋纹、握持的缓急,都是卦象的显形。
卯时?人随雾至,各归其卦
天刚破晓,村民们已挎着竹篮来。卦婶将新收的高粱种在乾位,水稻种在坎位,“去年这么种,收成比别处多三成,” 她拍着手上的土,“老话说‘八卦喜对位’,你给它种对了,它就给你长好。” 孩子们则围着八卦石打转,乾位边的孩子登高爬低,坤位边的孩子聚沙成塔,自发地按性情归位 ——“这是‘人随卦性’,” 玄卦道长笑着说,“刚者自归乾,柔者自归坤,不用人教。”
林羽帮着清卦给新栽的药材培土,震位的天麻茎节突出如雷动,巽位的薄荷枝叶轻扬如风拂,在台中央的太极石旁交汇成环。他想起《玄志》里的话:“草木知八卦,乾者直,坤者曲,震者动,巽者摇,各从其类。” 这些沉默的植物正顺着天地的法则生长,让八卦的气能穿过根系,在台心交融 —— 原来天地从不需要刻意的 “安排”,只需要人放下执念,像草木般顺着本性归位,在差异中寻得和谐。
辰时?日穿雾障,光分八卦
日头刚穿透雾层,阳光便在台心投下八条界线,将八卦台分成明暗八区。乾位石在光里泛着金辉,坎位石在影里沉如墨,石缝里的八卦草突然舒展,离位的草叶反射阳光如火焰,兑位的则聚成簇如泽沼 —— 这是《玄志》记载的 “日分八卦”,每日此时都会显现,提醒世人 “八卦自有分际”。
玄卦道长领着众人在台心站定,乾位的人面朝太阳,坎位的人背向日光,“此刻人是八卦的显形,” 他的声音在光与影间回荡,“乾者吸日之精,坎者纳月之华,呼吸相和,便是天地的呼吸。” 卦叔端来刚蒸的杂粮,乾位放麦粒,坤位放豆粒,“早上称粮时,八样粮正好一般多,” 他笑着说,“八卦要匀,吃食也得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