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湾”并非“蓬莱”,而是一个依托于巨大天然深水港、在灾变后由多股势力包括部分前海军力量联合建立的沿海大型聚居地。这里没有北方基地宏伟的合金城墙和能量护盾,防御依靠的是错综复杂的岸防炮群、密集的雷区、以及利用天然礁石和沉船构筑的迷宫般的水下防线。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海腥味、劣质燃油味、鱼获腐烂的气息以及一种末世特有的、混杂着绝望与野心的躁动。
巡逻舰缓缓停靠在戒备森严的军用码头。顾凛和夏昭被迅速转入海龙湾基地条件最好的战地医院——一座由坚固混凝土堡垒改造、配备了相对完善医疗设施的机构。苏蔓、陈薇、阿哲、石头以及阿宁则被安排在相邻的临时营区休整。
接下来的日子,是漫长而痛苦的恢复期。南大洋的酷寒和接连的重创,让这支伤痕累累的队伍在相对温暖的南方也经历了病痛的折磨。
陈薇腿部感染是首要大敌。医疗条件有限,抗生素短缺,手术风险极高。靠着陈薇自身顽强的意志、阿宁动用关系搞到的稀缺药品,以及石头那无意识释放的、微弱却温暖的治愈暖流被陈薇敏锐察觉并引导,她最终挺过了最危险的感染期,保住了腿,但留下了严重的伤疤和长期的跛行。
孩子的恢复力相对较快,但精神创伤巨大。他变得异常沉默寡言,只有拿着小木马,或者待在苏蔓、陈薇身边时,才会有一丝安全感。他懵懂的治疗能力在陈薇的观察下被小心地引导和保密。
阿哲冻伤和营养不良在补给下很快好转。他将自己埋进了基地技术工坊,利用阿宁提供的权限,疯狂地拆解、研究、修复和改装手头能找到的一切设备,尤其是通讯和防御系统。社恐的他,只有在面对冰冷的机器时,才能获得片刻安宁,暂时忘却失去小酒的痛苦。
阿宁迅速融入了海龙湾的情报和防卫体系。她利用海上巡逻的便利和顾凛小队带来的关于创生纪元、思维瘟疫、新型蚀骨兽的关键情报,迅速建立起自己的信息网络,并开始追查苏蔓他们提到的“蓬莱”研究所线索。
顾凛内伤和能量透支的反噬极其顽固。医疗手段只能稳定他的生理指标。他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深度昏迷或昏睡状态,生命力如同风中残烛,全靠强大的意志和体内那枚黯淡破碎的荆棘印记中,一丝微弱却坚韧的、属于夏昭的冰蓝星芒在维系。医生们束手无策,只能期待他自身惊人的恢复力。
夏昭高烧反复,断臂创面持续感染,身体极度虚弱。更严重的是精神上的双重创伤——失去右臂的剧痛与残缺感,以及北方基地沦陷、战友牺牲带来的巨大悲痛和愤怒。他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清醒时眼神空洞,极少说话,只是死死盯着自己空荡荡的右臂袖管,或者昏迷中顾凛的脸。万物之声的被动感知在虚弱状态下变得混乱而痛苦。
就在队伍陷入漫长的低潮时,阿宁的情报网终于捕捉到关于“蓬莱”的确切线索!它并非一个传说,而是一个在灾变前由多国联合投资、位于台岛东北部海域深处的尖端深海生态与基因工程研究所!其设计初衷是研究极端环境生物和基因疗法,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医疗、维生和防御系统,甚至有独立的小型生态循环圈!更重要的是,情报显示,灾变发生时,“蓬莱”成功启动了紧急隔离程序,内部可能仍有幸存者和保存完好的科研设备!
这个消息如同一针强心剂!
海龙湾基地高层在评估了顾凛小队带来的情报价值,特别是关于创生纪元和思维瘟疫以及阿宁的游说后,同意提供有限支持,协助他们前往“蓬莱”寻求救治!
经过周密计划和艰难的海上航行期间再次遭遇小股深海蚀骨兽袭击,小队终于抵达了坐标海域。在阿哲破解了外围的加密声呐阵列后,他们成功潜入了这座隐藏在深海山脉中的宏伟“水晶宫”——蓬莱研究所。
蓬莱内部的景象令人震撼。巨大的穹顶模拟着阳光,人造生态区绿意盎然,虽然部分区域有战斗痕迹和蚀骨者残骸,但主体结构完好,自动化程度极高。研究所的幸存者——一位名叫林森的华裔生物工程学权威和他的几位助手——在确认了阿宁的身份和小队的状况后,提供了关键帮助。
蓬莱拥有尖端的生物组织再生技术和神经驳接设备。利用夏昭体内残存的晶种能量核心作为“生物引擎”和“空间参数稳定锚点”,结合蓬莱保存的顶级生物材料和神经生长因子,林森博士团队为他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生物晶种再生手术”。
过程极其痛苦且凶险,但最终成功!夏昭获得了一条全新的右臂。这条手臂并非血肉之躯,而是由半透明的、内蕴淡金色能量纹路的生物晶种结构构成,保留了原晶种的核心特性能量传导、空间敏感,神经驳接良好,能进行基础活动,但精细操控和力量恢复需要长期复健,且内部能量流动带来的抽离感和细微痛楚将成为常态。更重要的是,这条手臂与顾凛体内荆棘印记的链接似乎更加紧密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