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短,长。
最后一个音节落下时,我立刻按下物理断联开关,天线供电彻底切断。屏幕上的信号强度条瞬间归零,监听系统进入静默状态。耳机里再没有杂音,只有我自己呼吸的回响。
我摘下耳机,放在操作台上,手指轻轻压了压眉心。
“他们还在发。”我说。
苏晨抬头看我,眼睛里有光,“说明没放弃联络。”
苏瑶站在医疗区门口,手里还拿着刚整理好的药单,听见这句话,脚步顿了一下。
我没有起身,只是把主控台的屏幕切换到地图界面。北纬三十一度那条红线依旧清晰,B7仓库的位置被红圈牢牢锁住。我已经在这张图上盯了太久,每一个标记都是用重生记忆一笔笔画出来的。
“不能再等了。”我开口,“光听,解决不了问题。”
苏晨猛地坐直,“你是说……要出去?”
“不是盲目出击。”我调出信号分析报告,投影在侧屏上,“五次接收,时间规律,内容一致,背景环境变化。这不是随机广播,是组织性轮播。他们想让人听见,但又不敢确定谁在听。”
苏瑶走近几步,声音平稳:“所以你想用行动回应?”
“准确地说,是去确认。”我看向她,“如果B7真能提供物资共享通道,我们有机会补足短板——药品、工具零件、长期能源方案。但如果它是陷阱,我们也得知道是谁布的局。”
屋内安静了几秒。
苏晨忽然站起来,绕到控制台另一侧,手指点着地图边缘的一段管道走廊:“这条地下通路还能用吗?我记得你之前说,工业区那边有废弃的检修道。”
“结构完整。”我点头,“我重生前查过市政档案,混凝土承重达标,顶部覆土厚,酸雨侵蚀不到。只要避开通风口塌陷段,可以一路走到B7外围。”
“那就是可行路线。”他说得很快,“我可以改装便携电台,加定向天线,边走边录信号变化。要是遇到干扰源,还能反向定位。”
我看着他。这孩子比刚来时沉稳多了,不再一激动就抢话,而是先想方案。
“你不去。”我说。
他脸上的光一下子暗了。
“为什么?我在外面能帮上忙!发电机、净水机这些你都放心让我修,怎么轮到探索就不行?”
“因为屋里更需要你。”我站起身,走到储物柜前拉开抽屉,取出一张任务分工表,“一旦有人外出,安全屋必须保持满负荷运转。监控不能断,空气循环要持续检测酸碱值,电力调度也得有人盯着。这些事,只能你来做。”
他嘴唇动了动,没反驳。
我知道他在想什么。他不想再当被保护的那个小孩了。
但我不能冒这个险。
“这次是试水。”我语气放缓,“路线不明,敌我不清,最多两人出发,七十二小时内必须返回。我要带最轻的装备,走最快的路径,不留痕迹。你留在这里,是责任,不是惩罚。”
他低头看着地面,拳头攥紧又松开。
苏瑶走过去,轻轻拍了下他的肩,“等我们回来,说不定就能建中继站了。到时候,你第一个调试信号塔。”
他勉强笑了笑,“……那我得先把太阳能板效率提上去。”
“还有件事。”我转向苏瑶,“留守期间,夜间监听交给你。每两小时记录一次频段波动,发现异常节奏立即标记。我会在背包里装一个微型发射器,每隔六小时自动回传一次心跳信号。如果中断超过两次,视为失联,严禁追出。”
她点头,“明白。活着的人,才有资格救人。”
***
第二天清晨,我们开始打包。
主控区临时改成了物资准备区。三张清单贴在墙上:必带项、可选应急项、禁带项。每一类都经过反复核对。
食物选的是高能压缩粮,每块一百五十克,热量三千大卡,真空密封五年不坏。我拿了十二块,分装两个防水袋,绑在背包内层。
净水片三十片,足够净化九十升污水。工兵铲折叠后只有四十厘米,刀刃带锯齿,能砍能挖。猎枪配了十发子弹,不多不少,够应付一次遭遇战。
防寒服用了双层面料,外层抗腐蚀,内层锁热。我检查了所有拉链和接缝处的密封条,重新涂了一遍防水胶。
苏晨负责通讯模块。他拆了旧对讲机的接收芯片,焊接到便携电台上,又加了一块小型太阳能充电板。“阴天也能充,慢是慢了点,但够用。”他一边测试信号一边说,“我把频率锁定在27.6MHz,和广播一致。只要你靠近发射源五公里内,一定能收到反馈。”
我接过设备试了试,信号稳定。
“别指望它救命。”我说,“只用来确认方向。”
苏瑶那边,急救包已经封好。抗生素、止血粉、冻伤膏,每样只拿一份备用量。她还塞进去一小瓶镇痛剂,“万一受伤,别硬撑。”
“我不打算受伤。”我看了她一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