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洛仿佛正一步步踏入那神秘莫测的领域,成为陈总工程师没有师徒名分的接班人,继承那份通天的智慧,这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不知是福是祸。”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如同藤蔓悄悄缠绕,又有几分深深的忌惮,如同面对沉睡的巨兽,不知何时会醒来。
“你未曾亲身经历,便无法体会简洛总结出的‘清风不识字’观赏法的恐怖之处——那种直面自己作品缺陷的冲击力,如同剥去自己的伪装,赤裸裸地站在镜子前,看清所有的瑕疵与丑陋,每一个毛孔都透着难堪。
我也是厚着脸皮,缠着他不放,像块牛皮糖粘住他,耗费了简洛整整一个通宵的时间,从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简洛河的水面;到旭日东升,第一缕阳光照进他的窗棂,他一遍遍讲解,我一遍遍尝试,从最初的不得要领,到后来的渐有所悟,才勉强窥探到其中的一丝皮毛,即便如此,也让我受益匪浅,书法技艺突飞猛进,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豁然开朗。”
方雨说着,脸上露出一丝得意,如同孩童得到了心仪的玩具,又很快被对简洛的敬畏取代,那敬畏如同大山,巍峨而深沉。
“简洛此人,帮助他人的方式极为奇特,他并非直接给予答案,告诉你哪里写得不好,该如何修改,像个刻板的先生;而是引导你踏入一个未知的世界,如同在黑暗中递给你一盏灯,灯光微弱却能照亮脚下的路,让你自己在幽暗中摸索,感受石头的形状,体会泥土的湿度,思考方向的选择,找到自我提升的奇异路径。
这种方式,比直接告知答案更让人印象深刻,也更能激发人的潜能,因为那是自己亲身体悟到的,如同亲口尝过的滋味,永远难忘。”
他由衷地赞叹道,仿佛在描述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话语中充满了感激与敬佩。
方雨接着说道,脸上满是对简洛的敬畏,仿佛简洛是一位来自古老传说中的神秘人物,掌握着天地的奥秘,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就凭借这点皮毛,我将心态调整到了一种连自己写的字都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的陌生状态,不再分心去琢磨字里的含义——是不是有什么隐喻,是不是符合大众的审美,是不是能得到他人的赞赏;而是纯粹从书法艺术那神秘的角度,线条的粗细变化是否自然,像流水般有急有缓;墨色的浓淡过渡是否和谐,像云雾般有聚有散;结构的疏密安排是否得当,像建筑般有张有弛;气韵的流转是否顺畅,像呼吸般有起有伏,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
说来也怪,都不用等简洛再指点,我自己竟能察觉到这些作品中隐藏的奇异优缺点:这一笔太僵硬,缺乏灵动,像被冻住的蛇;那一处结构松散,不够紧凑,像散架的车;这一行气韵不畅,如同断流的河,断断续续……”
“说实在的,我写那些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字,如‘赢’字,笔画多如繁星;‘霸’字,结构复杂如迷宫;‘麟’字,笔画交错如蛛网等,都练得颇为熟练,因为笔画多,能藏拙,即便有瑕疵也不易察觉,如同穿着华丽的衣服,遮住了身上的伤疤;可那些笔画稀少、看似简单的字,如‘人’字只有两笔,‘心’字四点一弯钩,‘水’字如流水蜿蜒等,反倒写得极为稚嫩,因为笔画少,每一笔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便会暴露所有的不足,如同赤裸着身体,所有的缺点都无所遁形。
如此一来,我的书法作品整体就如同被护佑的拼图,有的部分完整无缺,精美绝伦;有的部分却支离破碎,惨不忍睹,这怎能算得上佳作?又怎能实现成为大书法家的梦想,让我的名字被后人铭记?”
方雨说着,语气中带着一丝懊恼,拳头不自觉地握紧,却又有几分找到症结的兴奋,如同在沙漠中找到了水源,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有道理,太有道理了!”
吴楚恍然大悟,如同拨云见日,阳光驱散了所有的迷雾,“咱们都是受过简洛影响的人。
只要与他接触得多了,无需刻意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便会被卷入他所营造的神秘世界,观察事物、体会生活的方式,也会逐渐变得如同他那般奇异——更敏锐,能察觉到风吹草动背后的变化;更深刻,能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更能洞察本质,透过表象看到核心,这或许就是他的魔力所在吧,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周围的一切。”
他想起自己当年在简洛的帮助下,成绩提升的经历,确实如此,简洛从未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引导他找到学习的方法,那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学习,更适用于生活,让他受益至今。
“所以说,简洛比我更适合成为神秘力量的引导者,他天生就具备那种开启他人神秘天赋的能力,仿佛身上有某种磁场,能激发周围人的潜能,让愚者智,茅塞顿开;让弱者强,充满力量,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旁人学不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