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的这份能力,未得到老师们足够重视,或许是他们难以理解这种超自然的影响,只当是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简单归结为“近朱者赤”,但在他的学生时代,这种能力便如一颗悄然萌芽的种子,在阳光雨露下不断生长、壮大,根系蔓延至班级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身边的人,让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都变得积极向上。
吴楚经历两次降班之后,与简洛成了同班同学,就此开启了命运的转折,如同迷路的船只找到了灯塔,在茫茫大海中看到了方向。
他座位与简洛相邻,得简洛悉心帮助——讲解难题时,简洛总能化繁为简,用最通俗的语言让他明白,比如将一元一次方程比作分馒头,未知数就是还没分到的个数;学习懈怠时,简洛会用恰当的方式激励他,带他去田埂上看庄稼生长,告诉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他重拾信心,明白努力的意义。
在简洛的助力之下,吴楚成绩稳步提升,从班级倒数跻身中游,作业本上的红叉越来越少,红勾越来越多,最终以中等偏上的成绩考入初中,这在当时已是不小的进步,足以让他在亲戚邻里面前挺直腰杆。
后来,在升学率不到百分之十的严苛环境下,竟也顺利考入高中,为日后的入伍、求仕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让他从一个险些辍学的农村少年,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人生轨迹从此改变。
月半节这天,因着公事,简洛和吴楚踏上同一条路,脚下的黄土路带着节日的喧嚣,路边摆满了售卖祭品的小摊,香烛的味道混合着食物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可相遇之后,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仿佛被命运的岔路无情分开,各自奔向不同的人生轨迹——简洛走向河岸,追寻与自然的连接;吴楚走向村部,投身于公务的繁忙。
简洛望着吴楚离去的方向,那背影在人群中渐行渐远,穿着挺括的中山装,步伐急促,带着几分仓促与疲惫,仿佛被无形的压力推动着前行。
心中五味杂陈,他不知道吴楚在这条追逐仕途的道路上,还会走向何方,是否会坚守初心,在权力的诱惑中保持本心;也不知他们之间的情谊,是否会在这命运的洪流中逐渐消逝,被权力与利益冲淡,如同被流水冲刷的沙画,最终模糊不清。
吴楚和颜顺等人抵达简洛村村部时,正值课间操时间,简洛小学的高音喇叭播放着第六套广播体操,“第一节,伸展运动,预备——起!”
那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带着时代的印记,却又透着几分异样的机械感,像是老旧的留声机在播放,与校园应有的活力似乎有些不符,少了几分灵动。
小学距村部仅二百米,红砖砌成的围墙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墙头上长满了狗尾草,随风摇曳。
颜顺召集的村委成员和各社干部还未到齐,会议室的门敞开着,里面空无一人,长条木桌擦得锃亮,靠墙的长凳整齐排列,墙上挂着的“为人民服务”标语鲜红夺目。
吴楚便想利用这段间隙,去小学瞧瞧方雨,这位既是同学又是战友的老友,许久未见,不知近况如何,是否还如当年在部队时那般意气风发。
踏入小学,但凡认识他的老师,都恭恭敬敬地问好,脸上堆着谨慎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讨好,态度格外恭顺,腰身微微弯曲,好似吴楚周身散发着某种令人敬畏的气场,让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连说话都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一个字。
在当时的农村,为官便有官威,那是权力带来的无形压力,如同空气般弥漫在周围,吴楚虽非主管教育的官员,可师生们对他仍心存敬畏,仿佛他有着某种特殊的威慑力,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学校的发展——或许是一句表扬能让学校获得更多资源,或许是一句批评能让校长的位置岌岌可危。
有人小心翼翼询问,要不要停下课间操,组织学生听他训话?
那语气带着讨好与惶恐,如同等待宣判的犯人,生怕怠慢了他。
他摆了摆手拒绝,称只是随意看看,不想打扰孩子们上课,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老师们听闻,愈发紧张,身体绷得更直,如同拉满的弓弦,眼神闪烁,目光在地面与吴楚之间来回移动,生怕他看出学校管理中的问题——操场角落的杂草、教室窗户上的破洞、孩子们略显陈旧的校服,给自己招来麻烦,仿佛在他目光下,人人都藏着不可告人的担忧,每一个角落都可能暴露不足之处,成为被指责的理由。
喜欢水不暖月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水不暖月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