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路还长,日后必会面临无数抉择。切记,莫要被眼前的‘得’迷了心窍,要时时自省,问问自己,这‘得’的背后,需要付出什么?这‘得’,是否是你真正想要的?是否值得你付出那些‘舍’的代价?若代价过大,远超所得,那便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舍’了它!”
“明姝,你当初舍了画笔,选了算盘,坚定地走了下去,如今看来,这份‘舍’,换来的是你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握在手中的踏实。这便是你的‘得’。很好,继续走下去,莫要回头,也莫要被旁的事物轻易动摇。”
“澜曦,”她又看向徐澜曦,眼神温和了些,“你心性纯良,但也要学着明辨取舍。画之一道,贵在专注与坚持,亦贵在懂得放下。有些笔触,该舍则舍;有些意境,强求不得。心中清明,才能笔下无尘。”
穆明姝胸中翻涌的委屈、震惊、羞愧,在这番箴言中,渐渐沉淀下来,化作一种领悟。
徐澜曦也若有所悟,眼神更加明亮。
虞蓁说完,眉宇间那份深重的疲惫再也掩饰不住,她微微向后靠了靠,倚在冰凉的竹壁上,阖上了双眼,声音带着浓浓的倦意:“好了……今日,就到这里吧。我乏了。”
穆明姝和徐澜曦立刻起身,恭敬行礼:“是,师父。弟子告退,师父请好生歇息。”
“嗯。”虞蓁没有睁眼,只轻轻应了一声。
片刻后,她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低低地补充了一句,声音带着一丝难得的温和:“春日正好……莫要辜负了这韶光,多出去走走看看。”
“谢师父提点。”两人再次应声,小心翼翼地退出了听竹小筑,轻轻带上了门。
走出几步,带着草木清香的风迎面吹来,穆明姝才觉得胸口那股憋闷稍稍散去。
她下意识地回头,望了一眼紧闭的竹门,眉头却微微蹙起。
师父方才那番教诲,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可不知为何,她总觉得师父最后对父亲杨庆霄那番激烈的指责,似乎还藏着什么未尽之意。
那份深入骨髓的厌恶,真的仅仅是因为盛名带来的无穷麻烦和恐惧吗?
这个念头像一根细小的刺,扎进了心里,隐隐作痛。
“怎么了?”徐澜曦见她驻足回望,轻声问道。
“没什么,”穆明姝收回目光,摇了摇头,暂时压下心头的疑虑,脸上重新挂起浅笑,“只是觉得,师父今日真的累了。”
两人沿着青石板小径往院外走,刚绕过一丛茂密的翠竹,就听见角落里传来一阵压抑着兴奋的轻呼声:“小姐!小姐!快来看呀!”
是穆明姝的贴身丫鬟半夏。
只见她正蹲在院子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柴垛后面,眼睛亮晶晶的,像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探着头往里瞧。
穆明姝和徐澜曦对视一眼,走了过去。
“看什么这么稀奇?”穆明姝问道。
“兔子!小白兔!”半夏激动地压着嗓子,指着柴垛下一个用破筐和杂草简单围起来的小窝,“一窝呢!毛茸茸的,可小,可可爱了!”
穆明姝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几只还没巴掌大的小兔子挤在一起,雪白的绒毛,粉粉的长耳朵,红宝石般的眼睛怯生生地打量着外面,确实惹人怜爱。
但徐澜曦的眉头却立刻皱了起来:“兔子?师父这里怎么会养兔子?”
她太了解虞蓁了。
师父性子清冷孤高,最喜清净,连鸟雀偶尔在窗外喧闹几声都会让她不悦。
这样毛茸茸会到处跑还会吵闹的小动物,师父是绝不可能允许养在自己清修之地的。
徐澜曦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师父从不喜这些活物吵闹。这兔子……怕不是师父养的。”
“那会是谁的?”半夏好奇地问,“难道是附近农家小孩偷偷放这儿养的?我听说虞真人常备些糖果给来玩的孩子们。”
徐澜曦想了想,觉得这个推测比较合理:“许是吧。师父虽然面上冷,但待山下的孩子倒有几分宽容。孩子们偷偷把兔子藏这儿,也是有可能的。”
正说着,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杂役妇人韦婶,从旁边的杂物房里走了出来。
半夏立刻跳起来问道:“韦婶韦婶!这柴垛后面的小兔子是咱们观里的吗?谁养的呀?”
韦婶是个实诚的妇人,见她问了,便擦了擦手,憨厚地笑了笑:“哦,那个啊。不是观里的,也不是小孩放的。是虞真人的一位朋友寄放在这儿的。”
“朋友?”穆明姝和徐澜曦都愣了一下。师父还有朋友会来拜访?还寄养兔子?
“是啊,”韦婶点点头,“前几日来的那位,看着挺魁梧的爷们儿。说是进山打猎,逮着了一窝野兔子。大的那只当场就剥皮烤了吃了,剩下这几只小的,嫌肉少,扔了可惜,就提溜过来,说先放在虞真人这儿养着,等养肥了再来拿回去吃肉。”
韦婶说得理所当然,仿佛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什么?”徐澜曦的丫鬟紫嫣跟在后面,一听这话,眼睛瞪得溜圆,失声惊呼,“吃兔子?这么可爱的小兔子,是养来……吃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