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给太子妃递了个眼神过去,太子妃立刻明白何意,于是她将药碗递到太孙的嘴边,让其一口喝完。
“大侄子,我和你三叔给你带了一样好东西,给你解解闷。”汉王朱高煦将一个打了孔的木盒子打开递到太孙跟前。
“蟋蟀?”太孙眼睛立马亮了起来,他高兴地接过木盒子。
太子呵呵道:“二弟,三弟,这地儿小,要不咱去前殿坐坐?”
赵王朱高燧接过话道:“不坐了,我和二哥几日来就是看朱瞻基的,去前殿跟你聊啥?”
沈婳将这一家子的面和心不和,甚至恨不得对方立马走人的心境看得一清二楚,她想到或许那位陆家夫人当年也是这般。这位陆夫人是个外来人,她需要找寻在当地地位名声的同龄女子,于是她的目标锁定在了其他三位身上。现在想来如若这位陆家老夫人真是此类人,那便不难理解为何后来她会在夏家遇难时落井下石。
沈婳离开太孙寝殿后便与骆禾打了招呼,她要去趟刑部,如若太子妃问起告知一声。
冬日里的阳光照在身上沈婳的身上,她一人行走在离宫的道上,抬眼望向耸立的一座座宫殿,心中竟然生出一丝惋惜,这宫墙内人人都带着面具活着,哪怕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方才她看出太孙只不过是假意开心,他怎会不知汉王和赵王哪是好心来看他。
“沈婳。”
只见许宫从身后跟上来。
沈婳看了眼四周,她问:“你怎么在这?”
“跟我来。”许工将沈婳带到一个无人的地方,问道:“我给你的东西看了吗?”
沈婳点了点头,“许工,你那儿可有前钦天监杨敬安的画像?”
许工“嗯”了一声,问道:“你要这个做什么?”
沈婳之前只是怀疑闻幽的身份,但经过昨日在古怪村的事情,她相信这世上真的有人可以不死不老。而闻幽突然出现在南京,又留下那句话,沈婳必须先弄清楚他的身份,方可安心。
“我随你去趟翰林院。”
许工有些疑惑,沈婳为何问起死去的人,但他想要询问时却被沈婳的话打断。
“看了之后再说与你听。”沈婳与许工并行走着,她突然开口问道:“许叔,你如何认出我的?”
许工长叹了口气,“你小的时候我们就见过,而且你与你的母亲太像了。”
“长相?”
“长相上是有些像,但是更像的是你说话时的神情,简直是一模一样。”许工眼神中突然多了几分忧伤,他又道:“你母亲是个奇女子,她比很多男子都要聪明,我能进翰林院还是因为她,她说我性子慢,又直,只有在这里做个啃书匠最合适不过,而且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你还记得她的长相吗?”沈婳问道。
许工点了点。
等两人到翰林院时,许工从一堆尘封的书画中找出一幅画。沈婳打开画时脸上本附着期待,一下子沉了下去。
“难道真是我多虑了?”
沈婳呢喃道。
“这是我之前替夏大人和杨夫人画的。”许工从一个上锁的柜子中拿出一本册子,册子里夹着一幅折叠的画。
沈婳慢慢打开,甚至有些忐忑,因为在她的记忆里只有父亲的样子,母亲的容貌一直都是模糊的。当她打开后,看着画像中的两个人,父亲确实是记忆里的模样,而母亲也确实与她自己有几分相似。
许工见沈婳看得入神,便没有打扰,他默默走到书架的最里端,从最上方取出一本没有书名的书放在手中,直到沈婳从思虑中出来。
这个给你。”许工将书递给沈婳。
沈婳看了看书名,问道:“这是什么?”
“许负的德器歌,这里说了鼎器、药物、火候等炼丹要素,强调精气神的调和与阴阳平衡,我想你会感兴趣。”
沈婳翻了几页,问道:“这本书据说失传了,许叔是如何得到的?”
许工勉强挤出一抹笑,他道:“算是物归原主吧,十几年前我从你母亲那里借来的,只不过还没等我看完就出事了。但这本也不是原本,是你母亲靠着记忆抄写下来的,至于原本在何处她也不知道。”
沈婳终于知道自己的记忆力原是随了母亲,而且对炼丹之术感兴趣也是源于此。她将书收起,让许工帮他去趟钦天监,知会杨烬去城南的那间算命铺子一趟。
半个时辰后,沈婳和杨烬在铺子前碰了头,她将昨日发生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杨烬带着不可思议问道:“那人是何容貌?”
沈婳回道:“长须至腹,目视刚星,眼中双瞳。”
“是了,是了。”
杨烬脸上尽是悦色,他连忙整理自己的衣裳和头发,随后又道:“一定是他。”
“可是他如今的长相跟翰林院留存下来的画像一点相似之处。”
“人的容貌声音都可以改变,但唯独瞳孔改变不了。”
沈婳心中生出些许疑惑,她不明白为何杨烬如此笃定方才她形容的人就是外公,虽说年纪对得上,可容貌没有一点对得上。她问杨烬:“为何以前的画像上没有画出他的双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