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可能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一把钥匙。
“我不信命,但我信电波。”他低声说。
而她——她就像一道持续广播的信号。
安静,却清晰地在告诉他:
“我在。”
“我,就是信号。”
那枚她始终戴着的吊坠,他早就注意到了。她从不摘,连午休都贴在锁骨上。
它到底是什么?感应器?天线?还是……她本人就是一个收发体?
陈树闭上眼,额角隐隐跳痛。
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念头从心底冒出来:
她的存在,也许就是为了“唤醒”426。
他颤了一下,回忆突然冲了上来。
她在广播站门口替他说话时微微发抖的肩膀;
她跑完800米后气喘吁吁地把甘草杏塞进他手里:“这个比葡萄糖好使”;
还有那句趴在课桌边悄悄问出的话:“你是不是,也讨厌解释不清的东西?”
她太真实了。
真实得不该被拉进冷冰冰的编号、档案、频谱图里。
但数据不会说谎。
每次她靠近,监听器就像被激活。
不是巧合,是规律。
426到底是什么?
密码?遗失的坐标?一种只对特定个体激活的系统?
陈树的后背冒汗了,脖颈发凉。他突然意识到——
这不仅仅是矿难或者父亲的失踪。
这背后,也许是某个还没露出全貌的系统,正在慢慢苏醒。
而乔伊,可能就是那扇门上的钥匙。
【操场边·王昭的条件】
他刚拐出教学楼阴影,迎面一句话拦住了他。
“你是不是喜欢乔伊?”
操场的阳光明晃晃的,落在王昭发尾的挑染上,闪得刺眼。
她一脚踩在栏杆边,一手晃着酸奶吸管,语气松弛,眼神却锋利得像刚拆的圆规针。
“你谁啊?”他皱眉,语气不耐,像电板上临界前的短接。
她却笑了,像拿到了实验报告的优等生:“你那副‘她一笑我高考能多考十分’的表情,全班都看见了。”
陈树转身就走,却被她下一句话钉在原地:
“我想和你合作。”
他侧头:“什么剧本?”
王昭从兜里掏出几张点读机卡、两张饭卡,在他面前晃了晃:“我出资源,你出人——装作追乔伊。”
陈树冷笑一声:“你疯了?”
“又不是动真感情。”她一脸理所当然,“你演一下,我帮你搞资源,马星遥就不会那么快出手。”
“你怕她抢了马星遥的注意?”
“我怕她动了我的位置。”王昭的声音突然沉下去,“我做了十年常量,不想被一个变量打乱公式。”
陈树哂笑:“人也能算公式?”
“起码你懂代入法。”
“我不接。你钱再多也喂不动我。”
她不恼,只平静说了句:
“那你怎么养你的监听梦?”
他沉默了。
她往前逼一步,话锋更直:“你靠拆废收音机凑电容、论坛蹭网吧号,还想找426的真相?”
她打开钱包,几张提货单亮出来:
“日本原装示波器”
“逻辑分析仪”
“频谱干涉建模接口”
每一行字,都像敲在他废仓库那台老机器的外壳上,砸得心口闷痛。
她俯身,手指轻轻挑开他校服下摆一角,露出那截缠在内衬里的自制天线。
“你用的是小学科普展都淘汰的零件,靠绑皮筋缠在身上。你真不缺?”
陈树没动,背脊微汗。
她的声音柔了,却更重:
“你可以继续守着那堆旧电板,在仓库里等谁回应你爸的声音。”
“可我给你什么?一双鞋。能走远一点的鞋。”
操场那头,广播站调试设备,“一、二——嘶——”的电流声破空响起,像他耳机里反复出现的杂音。
陈树低头,影子晃了一下。
他没有走,也没有答应。
“你真会用人。”他喉咙发干,像没调准频道的老喇叭,“但我没义务为你演戏。”
王昭背对着他,声音淡淡飘回来:
“我没逼你。但你要真答应了——别怕观众多。”
阳光穿过槐树叶,地面被切成一格一格的光影。
陈树站在其中一格里,手里还握着没合上的练习本。
“乔伊”那个名字被圈了好几圈,后面跟着的问号——还在。
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守什么。
是她身上那点让人心软的人味,
还是监听器里那个反复跳动的“426”。
他只知道,两种欲望,正互相干涉。
就像光波叠加,时明时暗——
乱成一团。
——————————————————————————————————————————
【2045年·乔伊访谈·弯路与拥有】
乔伊讲到这里,忽然停了一下,抬起头看着我,半认真半调侃地说:
“你知道吗?我后来经常说——陈树这个傻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