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的笔记本电脑在证物台上泛着冷光。林涛戴上手套,指尖触到键盘时一阵静电刺痛——像是死者最后的警告。屏幕亮起的瞬间,墙上的挂钟正好指向凌晨三点三十三分,秒针在"3"处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密码是薇姐的生日加书店开业日期。"秦越递过一张便签纸,橡胶手套上还沾着袖扣检测的荧光粉,"技术科刚破解的。"
林涛输入"+",屏幕闪烁后跳出一个加密文件夹。图标是面破碎的镜子,文件名《VII号观察记录》。他点开的瞬间,主机风扇突然高速运转,散热口喷出的热风带着旧纸张的霉味。
"这不对劲..."秦越凑近屏幕,马尾辫扫过林涛的肩膀,"普通文档不会引发这种硬件反应。"
文档里是张薇整理的数十个网页截图,全部关于圣心疗养院1992年火灾。其中被反复标注的是一条《晨报》简讯:"民营疗养院火灾致7死,负责人陆文渊被控过失罪"。林涛放大模糊的配图,火光中隐约可见一个戴圆框眼镜的男人正被押上警车。
"看这个。"秦越突然指向屏幕边缘。在新闻网页的广告栏里,有则不起眼的寻人启事:"寻找92年5月圣心火灾目击者,重酬"。联系电话被人用红圈标记,旁边是张薇的笔迹:"杨振?"
林涛点开下一个文件——加密的学术论文《θ波诱导下的人格镜像现象》,作者署名被涂黑,但页脚有铅笔写的"镜面计划·第七阶段"。论文配图中,脑电波图谱在特定频率下竟呈现出人脸轮廓。
"这太疯狂了..."秦越倒吸一口气,指着其中一页的数据表,"他们用特定频率的闪光和声音刺激,试图在受试者大脑中'复制'另一个人的神经模式。"
林涛的钢笔在"第七阶段"下方划出横线。论文最后一页被撕毁,残留的纸缘上能看到半个红色印章:"批准进行活体——"
电脑突然蓝屏。重启后,整个加密文件夹消失无踪,只剩下浏览器历史记录里一串可疑的搜索:
最后一条搜索发生在张薇死亡前四小时。林涛点开缓存页面,跳转的却是404错误。秦越迅速连接数据恢复设备,但硬盘发出不正常的咔哒声。
"有人在远程清除痕迹。"她敲击键盘的手指越来越快,"对方用了七层代理服务器...等等!"恢复程序突然提取出一张低分辨率照片:年轻时的陆文渊站在疗养院门口,身旁戴圆框眼镜的男人右手小指缺了一截。照片角落的玻璃反光中,一个穿病号服的男孩正举起写着"7"的牌子。
林涛的手机突然震动。陈队发来的消息带着红色叹号:"陆铭翻供了!声称案发时在公寓,有周小雅作证。速回局里。"
审讯室的单向玻璃映出陆铭苍白的脸。他正在用左手食指有节奏地敲击桌面,每七下停顿一次。林涛注意到他右手袖口沾着墨水,形状像数字"7"。
"停电时我们在看《乌鸦》那段。"陆铭的声音平板得像录音回放,"周小雅可以证明。她当时吓得把柠檬茶打翻在我袖口上。"他忽然抬头直视玻璃,仿佛能看见后面的林涛,"你们找到那面镜子了吗?"
陈队皱眉:"什么镜子?"
"证物室的镜子。"陆铭的嘴角神经质地抽搐,"它本该在书店二楼仓库,但张薇死前把它转移到了地下室。"他的左手突然抓住右手手腕,指甲深深掐进皮肤,"那个人...会在镜子里变成我的样子..."
林涛推门而入,将张薇电脑的恢复数据拍在桌上:"你父亲在圣心疗养院做什么实验?"
陆铭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的右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钢笔在笔录纸上划出七道平行的墨水线。"父亲...他试图治愈人格分裂..."汗水从他额头滚落,"但杨振篡改了实验参数...第七阶段...他们开始在健康人身上测试..."
"杨振是谁?"林涛逼问。
"主治医师...不,是刽子手!"陆铭突然歇斯底里地大笑,"他把自己也变成了实验品...镜子计划...你们找到7号了吗?"他的头重重撞在桌面上,鲜血从鼻孔涌出,"小心镜子里的..."
医护人员冲进来时,陆铭已经陷入昏迷。陈队捡起他掉落的钢笔,笔帽上刻着小小的"VII"。林涛翻开陆铭的随身物品清单,在"牛皮纸信封"一栏画了圈——那正是张薇死前寄出的资料,但交接记录显示已被"上级部门"提走。
"查查这个。"林涛把恢复的照片塞给秦越,"重点比对眼镜男和陆铭的面部特征。"
走廊的应急灯突然闪烁七下。林涛回头时,看见监控屏幕上的陆铭正被推上救护车,苍白的脸上浮现出诡异的微笑——这个表情在之前的审讯中从未出现过。
周小雅蜷缩在咖啡厅角落,把柠檬茶的吸管咬得扁平。当林涛出示陆铭的审讯照片时,她的指甲突然在桌面上刮出刺耳声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