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演播室的灯光像手术台上的无影灯,将林涛脸上的每个毛孔都照得无所遁形。他坐在硬邦邦的嘉宾椅上,感觉后颈的汗珠正顺着脊椎往下滑。主持人李薇的红唇在强光下泛着不自然的釉光,她将话筒转向林涛时,耳环上的水晶吊坠折射出刺眼的光斑。
"林警官,作为本案的直接负责人,您如何回应网友对警方证据链的质疑?特别是那枚关键袖扣..."
林涛的耳鸣突然发作。李薇的声音被拉长扭曲,变成嗡嗡的金属共振。他看见三年前那个雨夜的鲜血正从演播室墙纸的接缝处渗出,在奶油色的墙面上蜿蜒成河。导播台上的监视器里,陆铭的嫌犯照片被放大到整个屏幕,那双眼睛在像素格中分裂成无数个银灰色的光点。
"林警官?"
陈志刚在桌下踢了他一脚。林涛猛地回神,发现自己的右手正无意识地摩挲着配枪——这个动作被三台摄像机精准捕捉。演播室角落的提词器闪烁着红色警告:"不要提及纳米材料"。
"物证鉴定流程完全合规。"林涛听见自己的声音像隔着一层毛玻璃,"袖扣纤维与第七名受害者创口处的残留物匹配度达到..."
他的话被观众席突然爆发的嘘声打断。后排一个穿连帽衫的年轻人举起平板电脑,屏幕上循环播放着自媒体制作的动画——陆铭的卡通形象被画上獠牙,正用手术刀切割一个酷似沈静的女性剪影。动画角落的点赞数已经突破百万。
导播急忙切进广告。化妆师冲上来给林涛补粉时,他注意到对方美甲上细小的"7"字形亮片。
"放松点。"陈志刚压低声音,"记者会后局长要见你,关于那个U盘..."
演播室的空调突然加大功率,出风口飘下一片羽毛,落在林涛的记事本上。他盯着羽毛根部那点暗红色污渍,想起陆铭公寓浴室镜框上同样的痕迹——当时法医组认为是铁锈,但现在他确信那是血迹。
沈静把调色盘摔在地上时,紫色颜料溅满了画廊的纯白地毯。她没听见周围此起彼伏的快门声,只看见无数手机镜头像黑洞洞的枪口对准自己。离她最近的狗仔甚至把麦克风戳到了她锁骨处,那里有一道新鲜的抓痕正在渗血。
"陆太太!您丈夫用手术刀杀人时会有快感吗?"
"听说你们结婚七年没有孩子,是否因为..."
一滴松节油从沈静颤抖的指尖滴落,在紫色颜料中晕开成诡异的漩涡。她的视网膜边缘开始出现银灰色光斑,就像那晚在精神病院镜子里看到的——当时医生告诉她这是偏头痛的先兆,但镜中那个"自己"的嘴唇分明在动:"他们来了。"
画廊保安终于挤进人群。沈静被护送着后退时,撞翻了正在直播的三脚架。手机屏幕里,她打翻的颜料在慢镜头回放中像极了喷溅的血液,弹幕瞬间爆炸:"杀人犯老婆发疯了!紫色是第七个受害者指甲油颜色!"
"让开!"
沈静推开安全通道的门,霉味混合着油漆味的黑暗扑面而来。她数着台阶往下跑,直到第七级突然踩空——这个数字让她想起陆铭被捕前夜,他在睡梦中反复呢喃的"七点钟游戏"。当时卧室的电子钟正好停在00:07,而镜中的自己居然在微笑。
地下车库的感应灯依次亮起。沈静奔向自己的白色奥迪时,发现挡风玻璃上贴满了打印纸——全是陆铭的嫌犯照片,每张都被画上血红的叉。最可怕的是后视镜上挂着一面小圆镜,镜面用口红写着:"你究竟是谁?"
她发动车子时收音机自动开启。交通台主持人正在讨论"完美嫌疑人"的心理学特征:"...这种高智商罪犯往往有镜像模仿能力,比如陆铭在审讯中完美复刻了受害者的..."
沈静关掉收音机的动作太猛,指甲在按钮上劈开一道裂痕。后视镜里,车库角落有个穿黑风衣的人影正举起手机拍摄。当车灯扫过那人站立的位置时,风衣下摆露出一点金属反光——像是伞尖,又像是镜框。
周小雅把心理学笔记撕成碎片时,宿舍窗外的抗议声浪正达到高潮。楼下人群举着的LED灯牌把"绞死陆铭"四个字映在她苍白的脸上,透过百叶窗形成一道道血痕般的阴影。
"...根据本台最新消息,着名心理学家陆铭与七起连环杀人案的关联性..."
宿舍电视里的专家推了推眼镜,身后屏幕显示着放大的袖扣特写。周小雅突然扑向电视,手指按在暂停键上——画面角落的证物袋反光里,有个模糊的倒影不是陆铭的侧脸,而是一面镜子。
纸屑中的剪报滑落到地上。2001年《晨报》的泛黄版面报道着圣心疗养院火灾,配图中消防员抬出的尸体盖着白布,但有一只苍白的手从布单下滑出——手腕内侧赫然是"7"字形伤疤。
"不可能..."周小雅抓起抗焦虑药瓶,倒出最后两粒白色药片时发现药片背面刻着微小的"GLDS"字母。她想起上周复诊时新换的盐酸帕罗西汀,那个戴金丝眼镜的医生递药时,听诊器镜面反射的不是诊室,而是一间布满镜子的病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