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日光灯管发出濒死的嗡鸣,林涛用拇指按压着太阳穴,那里有一根血管正随着耳鸣的节奏跳动。桌上摊开的七本案卷在惨白灯光下像七具被解剖的尸体——张薇案、疗养院纵火案、仁和制药商业泄密案、三起失踪案,以及三年前那个让他夜不能寐的失败案件。
"林队?"秦越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你的咖啡凉了。"
林涛眨了眨眼,发现自己正盯着张薇案发现场照片发呆。照片边缘的玻璃碎片在闪光灯下泛着诡异的蓝光,像某种深海生物的鳞片。他的耳鸣突然加剧,变成尖锐的哨音,恍惚间又回到三年前那个雨夜——搭档老周倒在血泊中,嘴唇蠕动着说出最后的话:"别信...表面证据..."
"林队!"秦越的手搭上他的肩膀,"你脸色很差。"
"没事。"林涛抓起冰凉的咖啡一饮而尽,苦涩的液体灼烧着喉咙,"袖扣检测报告呢?"
秦越将文件夹推到他面前:"微量纤维分析确认了,袖扣上的灰尘成分与'时光褶皱'书店样本匹配度92.3%,与案发现场的地毯纤维完全不符。"
林涛的钢笔在记事本上划出深痕。这个细节像黑暗中的萤火,微弱却不容忽视。他翻出鞋印的原始照片,突然皱眉:"等等,这张照片角度不对。"
"技术科说这是最佳拍摄角度。"
"不是拍摄角度。"林涛用尺子比划着,"看鞋印前端的压力分布,凶手如果是右利手,这个着力点应该更靠外侧。但这个..."他的笔尖停在照片某处,"像有人在刻意控制落脚角度。"
秦越凑近观察:"确实反常。正常行走时重心转移会有渐变痕迹,但这个鞋印..."她突然倒吸一口气,"像盖章一样整齐!"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起身冲向技术科。走廊的应急灯将他们的影子拉长又缩短,像两个追逐真相的幽灵。
技术科的激光扫描仪发出细微的嗡鸣。蓝色光线缓缓扫过那双作为关键物证的皮鞋,电脑屏幕上逐渐构建出三维模型。
"放大鞋底纹路。"林涛的声音紧绷。
秦越调整参数,图像不断放大,直到能看清最细微的纹路。"天啊..."她的手指悬在屏幕前,"这些凹陷处有双重压痕,就像..."
"就像先做了模具,再刻意踩出来的。"林涛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凶手用陆铭的鞋制作了模具,然后在现场'盖章'。"
技术员小王推了推眼镜:"理论上可行。如果用硅胶倒模,再注入特制聚合物..."
"能鉴定出来吗?"秦越问。
"需要原鞋做比对。"小王犹豫道,"但物证已经封存准备移交检察院了。"
林涛盯着屏幕上完美的鞋印模型,突然想起什么:"原始现场照片是谁拍的?"
"应该是老张。"秦越翻看记录,"但他请假回老家了,说是母亲病重。"
林涛的警务通突然震动。陈队长的名字在屏幕上闪烁,像某种警告。
"在哪?"陈队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带着不自然的平静。
"技术科,有新发现。"
"立刻来我办公室。"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带上你的'新发现'。"
挂断电话,林涛和秦越交换了一个眼神。窗外,乌云正在聚集,远处传来闷雷的轰鸣。
队长办公室的百叶窗将光线切割成条状,像监狱的铁栅。陈队长将一叠文件拍在桌上,最上面是《青松日报》的头版——《知名心理学家涉凶杀案,警方调查陷入僵局》。
"局长刚接到市里电话。"陈队的声音压得很低,"媒体在炒作警方包庇精英阶层,网上已经有抗议活动。"
林涛将鞋印分析报告推过去:"证据有问题,有人在栽赃。"
陈队扫了一眼报告,冷笑一声:"就凭这个?专案组80%的人认为证据链完美,袖扣、鞋印、监控、动机,连他办公室抽屉里都找到了张薇的调查笔记!"
"那剩下的20%呢?"
"包括你和小秦?"陈队将报纸翻到内页,指着某篇评论,"看到没有?'警方内部对精英嫌犯态度暧昧',这已经不仅是办案问题了!"
林涛注意到陈队的手在微微发抖,这不是他熟悉的那个雷厉风行的上司。窗外一道闪电劈过,照亮了陈队办公桌下露出一角的档案袋——上面印着"圣心疗养院"的字样。
"给我三天。"林涛直视陈队的眼睛,"如果到时没有颠覆性证据,我亲自写结案报告。"
陈队长沉默良久,突然拉开抽屉取出一份档案:"顺便提醒你,三年前那个案子...家属又在上访了。"
档案袋上的名字让林涛如坠冰窟——那是他职业生涯最大的污点,一个因误判而自杀的嫌疑人。雨水开始顺着窗缝渗入,在档案袋上洇开一片暗色,像陈旧的血迹。
"三天。"林涛转身时听见自己关节的咔嗒声。
暴雨如注。林涛站在市档案馆门口,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夜班保安老李认识他,默默打开了侧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