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市电视台的红色台标在暴雨中闪烁,像一块未愈合的伤口。林涛站在警局大厅的电视前,看着自己的侧脸出现在新闻画面里——那是昨天押送陆铭时被拍到的镜头。记者刻意将画面与他身后"执法为民"的铜牌并置,形成讽刺的对比。
"...心理学教授陆铭涉嫌谋杀案引发社会震动。"女主播的声音经过电波处理,带着机械般的冷漠,"本台独家获得的审讯视频显示,这位曾获'最受欢迎教授'称号的精英人士,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画面切到一段模糊录像。陆铭坐在审讯室里,眼镜反射着刺眼的灯光:"是我杀了张薇。"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她发现了镜面计划的秘密。"
林涛的咖啡杯停在半空。审讯室里根本没有这段对话——这要么是伪造的,要么...
"林警官!"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记者突然从侧门冲进来,话筒几乎戳到他脸上,"作为案件负责人,您如何看待网友称陆铭为'教科书式变态'的说法?"
闪光灯接连爆响。林涛眯起眼睛,透过刺眼的白光看见大厅玻璃门外,沈静正被七八个记者围堵。她穿着素黑连衣裙,左手无名指上的婚戒在镜头下闪闪发光。
"我丈夫是无辜的。"她的声音像绷紧的琴弦,每个字都精确得像是排练过,"警方抓错了人。"
一个女记者突然提高音量:"但DNA证据确凿!作为心理学家的妻子,您是否早就察觉丈夫的反常?比如特殊的性癖好?"
沈静的嘴角抽动了一下,随即扬起一个完美的微笑。这个笑容让林涛后背发凉——它太标准了,标准得像是在镜子里反复练习过。她的眼睛分明在颤抖,嘴角却保持着精确的三十度上扬。
"我丈夫上周还获得市教育局表彰。"她的声音忽然变得异常清晰,"如果警方坚持指控,我会公布他的不在场证明。"
人群突然骚动。林涛挤过去时,沈静已经钻进出租车。透过车窗,他看见她那个凝固的微笑瞬间崩塌,变成一张扭曲的痛苦面具。出租车驶离的瞬间,有什么东西从她包里滑落——一个印着圣心疗养院logo的药瓶。
"各位媒体朋友请注意!"陈队的声音从走廊尽头传来,"新闻发布会十分钟后在二楼会议室举行,届时将展示关键物证。"
记者们像闻到血腥的鲨鱼般涌向电梯。林涛弯腰捡起药瓶,标签上写着"氟哌啶醇",处方医师签名被水渍晕染得无法辨认。他想起沈静那个机械般的微笑——这是治疗精神分裂的强效药物。
会议室的白炽灯将每个人的影子钉在墙上。陈队站在投影幕布前,警徽在闪光灯下反射出冷光。林涛注意到他换了一条新领带,深蓝色,带着不易察觉的斜纹——这是要上晚间新闻的装扮。
"经DNA比对及监控确认..."陈队的声音在扩音器里产生轻微回声,"犯罪嫌疑人陆铭与三起谋杀案的关联性已得到证实。"
幕布上出现一组照片:带血的袖扣、电梯监控截图、DNA检测报告。当陈队展示袖扣特写时,林涛突然站起来——高清照片上,那枚银质袖扣的铰链处卡着几根几乎不可见的蓝色纤维。
"请问那是什么?"后排一个戴鸭舌帽的记者突然发问。林涛转头,看见他右手按着录音笔,左手无名指有一圈明显的戒痕。
陈队放大图片:"犯罪现场地毯纤维,与嫌疑人袖口提取物完全匹配。"
林涛的指甲陷入掌心。张薇家的地毯是米色的——他在现场报告里写得清清楚楚。这些蓝色纤维要么是栽赃,要么...
投影仪突然闪烁起来。在画面跳动的瞬间,林涛看见陈队的影子在幕布上分裂成两个——一个穿着警服,另一个穿着白大褂。等他眨眼再看,幻象已经消失。
"林警官。"发布会结束后,秦越在消防通道堵住他,白大褂上沾着咖啡渍,"袖扣上的纤维检测结果出来了。"她递来一份文件,"是绝版书籍专用的对二氯苯防蛀剂,1985年后就停产了。"
林涛翻开报告:"和现场地毯不符?"
"完全不是一种材质。"秦越压低声音,"更奇怪的是,这些纤维表面有微量的聚乙二醇——这是标本保存液成分。像是有人从博物馆藏品上特意采集的。"
"能确定来源吗?"
"需要比对数据库。"秦越推了推眼镜,"但我查到临港市使用过这种防蛀剂的只有两家——市立图书馆珍本库,和大学城后巷那家旧书店。"
雨水在消防通道的铁皮顶上敲打出密集的鼓点。林涛想起老人说过的话:"陆教授和一个右手有纹身的女人吵架..."他突然抓住秦越的手腕:"张薇右手有纹身吗?"
"没有。"秦越翻出尸检照片,"但她左手腕内侧有个小疤痕,形状很特别..."
照片上的疤痕呈圆形,边缘规则得像用模具烫出来的。林涛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这和"杨振"手腕上的疤痕一模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