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冲刷着警局大楼的玻璃幕墙,水流在窗面上扭曲成蜿蜒的蛇形。林涛站在监控室里,反复回放那段模糊的录像。屏幕上的陆铭穿着深色风衣走进电梯,左手按下楼层按钮——这个动作像一根刺扎在林涛的视网膜上。
"看够了吗?"陈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烟草和薄荷糖混合的气味,"已经回放第十七遍了。"
林涛没有回头,手指敲击键盘放大画面:"右撇子用左手操作电梯,这不正常。"
"也许他右手拿着东西。"陈队走近,影子覆盖了半个屏幕,"林涛,别钻牛角尖了。鞋印、袖扣、DNA,证据链已经闭合。"
监控画面定格在陆铭抬头的瞬间,他的眼镜反射着电梯顶灯,整张脸淹没在苍白的眩光中。林涛想起三天前在审讯室里,这位心理学教授冷静分析自己无作案动机的样子,与此刻屏幕上模糊的人影重叠在一起。
"逮捕令批下来了。"陈队将一份文件放在控制台上,"局长要求立即执行。"
林涛拿起文件,纸张在空调冷风中微微颤动。公章鲜红如血,签字笔迹力透纸背。窗外一道闪电劈过,照亮了走廊里正在集结的抓捕小组,防弹背心上的警徽反射出冷冽的光。
"我带队去。"林涛合上文件。
陈队按住他的肩膀:"你被停职了,记得吗?"他的拇指正好压在那块旧伤疤上,"回家休息吧,这个案子结束了。"
对讲机突然爆发出电流杂音:"目标离开大学办公楼,正向停车场移动。"
陈队快步走向门口,又回头看了一眼仍站在监控前的林涛:"别做傻事。"门关上的声音像一声叹息。
林涛掏出手机,秦越的短信在十分钟前到达:"袖扣纤维含旧书霉菌,与案发现场环境不符。已重新送检。"他刚想回复,又一条信息跳出来,来自陌生号码:"记忆会欺骗,但伤痕不会。看今天的晚报。"
雨水在玻璃上敲打出密集的鼓点。林涛打开浏览器搜索本地新闻,头条标题赫然在目:《着名心理学家涉谋杀案,完美嫌疑人还是完美陷阱?》配图是陆铭去年在大学讲座的照片,西装革履,风度翩翩。评论区已经炸开锅,最高赞写道:"这种高智商罪犯最可怕,表面光鲜,内心变态。"
走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金属碰撞声。林涛走到窗边,看见六辆警车闪着灯在雨中列队,像一群蓄势待发的猎犬。陈队钻进领头车辆时抬头望了一眼,正好与林涛隔着雨幕对视。某种难以名状的情绪在那张惯常严肃的脸上闪过,转瞬即逝。
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沈静:"他们要逮捕我丈夫?"简单的问句后面跟着十二个未接来电记录。
林涛拨通电话,听筒里传来急促的呼吸声:"沈女士..."
"那些证据有问题!"沈静的声音像绷紧的琴弦,"陆铭上周在旧书店丢过一副袖扣,他回来还抱怨那是结婚纪念日的礼物!"
"哪家书店?"林涛迅速掏出笔记本。
"时光...时光褶皱,在大学城后巷。"她的语速越来越快,"还有,他根本不会用左手操作电梯,他右臂网球肘发作两周了!林警官,有人在陷害——"
通话突然中断。林涛回拨过去,只听到机械的女声提示"您拨打的用户不在服务区"。窗外,警车队正驶出大院,红色尾灯在雨水中晕染开来,像逐渐稀释的血迹。
法医中心的灯光比警局更加惨白。秦越站在光谱仪前,白大褂袖口沾着可疑的褐色污渍。她头也不抬地说:"我正要做毒理复检,你最好有搜查令。"
"袖扣的霉菌检测。"林涛直接走到工作台前,"能确定具体来源吗?"
秦越推了推滑落的眼镜:"曲霉菌属,主要滋生在纤维素材料上——比如旧书、纸张。"她调出电脑图谱,"更特别的是检出少量茜草红染料,这种颜料在上世纪80年代后就很少用于图书装帧了。"
"时光褶皱书店。"林涛想起老人佝偻的背影和发霉的书架,"能证明袖扣被故意污染吗?"
"理论上可以。"秦越打开显微镜,"你看这里,纤维表面的霉菌菌丝呈现规律性断裂,说明是被外力摩擦后附着,而非自然沉积。"她突然压低声音,"但陈队一小时前下令封存所有物证,说案件已移交检察院。"
林涛的指关节在桌面上敲出不安的节奏:"张薇指甲里的皮肤组织呢?"
"更蹊跷。"秦越调出一组细胞图像,"角质层几乎完全缺失,像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培养组织。我偷偷比对了陆铭的活检样本..."她停顿了一下,"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但端粒长度显示这是至少三个月前的细胞。"
"有人用他的医疗样本伪造证据。"
"而且手法专业。"秦越关上显示器,"普通法医都未必能发现异常。"她犹豫片刻,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密封袋,"这是我从备份样本里留的,可以做更详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