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紫禁城的夜浸在温润的琼花香气里。椒房殿的暖阁内,陈砚刚褪下绣着算筹纹的素纱襦裙,鎏金烛台上的火焰便忽然跃动,将她倒映在六曲屏风上的身影染得如暖玉生烟。乌发垂落腰间,眉峰微挑处还凝着白日核计盐引时的专注,却在朱标掀开翡翠珠帘的刹那,化作眼底一汪春水。
"朕竟不知," 朱标望着镜中美人,手中的明黄披风悄然滑落,"盐晶与算筹,竟能养出这般倾城之色。" 他上前半步,指尖掠过她耳后未褪的浅红 —— 那是白日里在御花园,她俯身捡拾算筹时,他替她拂落琼花花瓣时留下的温度。陈砚转身,月白羽衣随动作轻扬,露出内衫上用盐晶银线绣的算筹图,在烛火下泛着细碎的光。
一、锦帐凝辉:封号里的初遇印记"陛下又拿妾身打趣。" 陈砚垂眸轻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间的算筹纹银镯 —— 马皇后的遗物,此刻正随着她的呼吸轻轻晃动。朱标忽然取出鎏金匣,匣中金光流转,"琼仪妃" 的金册金宝在烛影中分外璀璨:"马皇后曾说,你是集琼华之姿与算筹之智于一身的女子。" 他将金册郑重交到她手中,"琼仪者,琼华仪范,既合你的容貌,更合你的才学。"
陈砚指尖抚过册文里的 "兼理刑部核计事",心头一颤。想起去年在扬州盐场,朱标微服来访,见她跪在晒盐池边用算筹核计产量,白裙上沾满盐霜却浑然不觉。如今不过一年,她已从民间算筹先生成为后宫妃嫔,却始终记得那些因银钱不清而含冤的百姓。"琼仪..." 她喃喃念道,忽然抬眸,"妾身更希望这封号,能成为天下冤民的算筹之光。"
朱标忽然握住她的手,将她拉至窗前。夜空中,琼花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曳,映得她面容愈发皎皎如仙:"朕封你为妃,更要给你治世之权。" 他望着她眼中跳动的烛火,"说吧,你想去哪个衙门?户部?工部?还是..."
陈砚转身,指尖划过他掌心的纹路,那里既有握刀的茧,也有握算筹的痕:"陛下可还记得,在扬州大牢看见的那叠刑讯书?" 她的声音忽然低沉,"盐商为夺盐田,买通衙役屈打灶户,供状写着 ' 愿以银千两赎罪 ',却无半张票据。那些被冤的百姓,就因银钱账目不清,在牢里蹉跎岁月。"
朱标的眼神渐渐凝重,想起陈砚在扬州当街替百姓算清苛捐时的场景 —— 她站在青石板上,算筹在掌心翻飞,阳光穿过她的发丝,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地的盐晶。"盐政算的是沙砾与盐晶," 陈砚忽然抬头,眼中闪过坚定,"刑案算的是冤情与真相。妾身愿用算筹之术,替陛下算清刑案中的银钱往来,让每一笔赃款都无所遁形。"
"刑部..." 朱标沉吟,忽然轻笑,"刑部尚书昨日还在朕面前叹气,说涉财刑案因账目混乱,三年积案两百余宗。" 他忽然握住她的手,按在自己心口,"朕给你新设个核计司,专查刑案银钱,官居从四品,可调动刑部书吏,可查阅户部账册。如何?"
朱标忽然握住她的手,带她来到暖阁西侧的紫檀立柜前。推开柜门,鎏金托盘上静静躺着一方羊脂玉牌,牌面用银丝嵌着 "璇玑清晖殿" 五个大字,四周环绕着算筹与琼花交织的纹样。"这是朕为你准备的新宫殿," 他望着陈砚惊讶的眼神,声音里带着几分得意,"取 ' 璇玑星明,清晖照筹 ' 之意 —— 璇玑是北斗中掌算的星,清晖既合你的琼华之姿,又喻算筹如光,可破刑案之暗。"
陈砚指尖抚过玉牌上的算筹纹,忽然想起昨夜朱标说要赏赐宫殿,却不想竟藏着这般深意。"殿外种了七十二株琼花," 朱标继续道,"取算筹七十二变之意;殿内的地砖,是朕亲自设计的算筹纹,每九块拼成一个核计三栏图。" 他忽然轻笑,"最妙的是暖阁后的小跨院,直通刑部核计司官署 —— 你若要查账,踩着算筹砖几步就到。"
陈砚抬头,看见他眼中映着自己的倒影,忽然想起去年在扬州,他送她算筹银簪时说的 "算筹相伴,如朕在侧"。此刻玉牌上的 "璇玑清晖" 四字,竟比任何珠宝都更让她心动 —— 这不是寻常的宫殿赏赐,而是朱标将她的算筹之智、刑曹之志,都融入了一砖一瓦。
"还有这个," 朱标从柜中取出个锦盒,里面是盏盐晶琉璃灯,"用居庸关的雪晶盐与波斯琉璃合制," 他亲手点亮灯芯,淡蓝色的光芒映得陈砚鬓发如霜,"夜里核账时照着,算筹上的沙砾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陈砚忽然想起马皇后临终前,曾将算筹纹银镯套在她腕上:"这镯子跟着我算清了后宫三十年的账,如今该由你来替天下算清冤账。" 此刻看着璇玑清晖殿的玉牌、算筹砖、盐晶灯,她忽然明白,朱标是要将她的治世理想,都筑进这宫殿的每一处细节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