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一依其度则与天地同体矣
不得其眞
注曰精气神之在身荣衞一身之天地犹水之有源木之有
木倘一耗散无全则失其本眞矣
皆是强名
注曰大道本无名强名非是道世人所以不得眞道者无他
以其精神耗散失其本性而已矣
神能入石
注曰神化无方隐显莫测出造化而无形入金石而无影何
莫而非一神之所爲矣
神能飞形
注曰形以道全非神以辅翊之则不能以飞其形矣眞仙上
圣乘风御气飞云走雾皆仗其神是知神妙万物而不可测
者也
入水不溺
注曰水者北方之正气在人属肾主精人能窒慾摄精养肾
使肾水不下流气生其中则不溺於爱河矣
入火不焚
注曰火者南方之正气在人属心主血人能惩忿调血养心
使心火不上炎神生其中则不焚於火坑矣
神依形生
注曰神者形之主形者神之舍神非形不生形非神不立形
神俱妙则与道合眞矣
精依气盈
注曰精者气之元气者精之佐若精能依其气气能归其元
精气盈满於一身则百骸俱理矣
不凋不残
注曰精神之在身充溢五内肌骨俱发光华徧体冲和如阳
春之行乎时也熙熙皞皞品物咸亨岂有凋零哉
松栢靑靑
注曰松栢耐??寒之物也根株不改枝叶长春圣人功满天
地德积厥躬精神充富道气洋洋岂异於此哉
三品一理
注曰三品训见首句一理卽一本万殊也言其精气神名虽
殊而本则一也
玅不可听
注曰圣经玅典大梵眞诠玉韵琳琅万神敬礼非世可得而
闻也受持听闻者宜加钦畏
其聚则有
注曰圣经言人之有生非自生也以其精气神三者共聚而
生之也若能保精驭气育神则何患不致长生矣
其散则零
注曰圣经言人之轻死非自死也以其精竭气散神亡而死
之也修眞之士谛听此言可不哀哉
七窍相通
注曰七窍者七元之孔窍也在天应斗之枢在身立人之极
外应耳目口鼻连络腑脏生精血令人聪明又有玄关一窍
以统之矣
窍窍光明
注曰此言一窍通而百窍皆通照见五内皆发光明龙精溢
体则圣贤现象矣
圣日圣月
注曰日月者乃坎离之至精乌兎之肝髓也有外日月内日
月外日月者运行天地以照临万物内日月者荥衞人身而
生魂魄岂非圣者乎
照耀金庭
注曰金庭者卽中宫金胎神室也人能采坎离之大药盗乌
兎之精华囘光返照五脏皆成碧色岂非照耀金庭乎
一得永得
注曰还丹之理至简至易一得则永得矣大修行人若能夙
值灵根得遇明师指开心腑了然顿悟立跻圣位岂非永得
者乎
自然身轻
注曰丹道在身自然轻快乘风御气出有入无逍遥无碍与
道翺翔岂非身轻者乎
太和充溢
注曰太和者乃先天之炁也人能采此眞炁归於中宫以理
百骸则一身之天地岂不充溢乎
骨散寒琼
注曰人能保精育神采摄元气则体泛琼酥骨朝金色岂非
骨散寒琼乎
得丹则灵
注曰丹者乃天地之至精阴阳之骨髓人若得之则徧体通
灵达圣矣
不得则倾
注曰不得丹之人精神离体魂魄飞扬则致倾命殒身矣
丹在身中
注曰丹者象月而生也只可就於身中而求之不可求之於
外也身有三丹田故曰丹在身中金胎神室卽结丹处
非白非靑
注曰丹之爲物飞神走圣通天彻地非可以色相求之若泥
於色相则非可与言丹道矣
诵之万遍
注曰经者非可以言语求之然欲探其理求其旨熟诵万遍
则义理几乎明矣
玅理自明
注曰金丹至理微玅玄通不可思议若能探其旨趣熟诵万
遍则神明自现灵府自开玄玅之理自得矣岂不明且白乎
有志於丹道者可不勉旃
------------------------------------------------------------------------------------------------
三经同卷成三
胎息经注
胎息秘要歌诀
太清眞人络命诀
胎息经注
幻真先生注
胎从伏气中结
脐下三寸爲气海亦爲下丹田亦爲玄牝
世人多以口鼻爲玄牝非也口鼻即玄牝
出入之门盖玄者水也牝者母也世人以
隂阳气相感结於水母三月胎结十月形
体具而能生人修道者常伏其炁於脐下
守其神於身内神炁相合而生玄胎玄胎
旣结乃自生身即爲内丹不死之道也
气从有胎中息
神爲炁子炁爲神母神炁相逐如形与影
胎母旣结即神子自息即元炁不散
气入身来爲之生神去离形爲之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