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神独是万物正性命於天地之中则其恃天地以爲根也
可知然天地又何所恃乎知天地之所恃则上如三辰之焕
朗凡丽乎天而以气相属者下如山岳之耸峙海湖之渊渟
凡丽乎地而以形相托者与夫锺毓发生於天地之中而效
灵呈异者莫不分明盖天地所恃者道也卽其玄根也其实
皆一气也儒家卽彜伦修道虽言穷理尽性至於命而养气
之学遵之者少禅家卽空性言道惟从静修顿悟入门又决
不言气惟我玄家所重在气盖有气则精可固而神可存再
立性命而与天地同体与大道同符故学者当养气以求复
性不可遗气而空言性夫天地之大不过大道一元之灵气
运建眞气生发梵炁主宰浩炁流衍在昔 説经教主或
表爲赤文或摹爲云篆或演爲神咒莫非指是洞阳之赤炁
示人欲其恃爲根本能固之则爲立命能全之则爲复性本
来尊贵本来神灵本来鎭安本来眞实顺之则治逆之则乱
凝之则久伤之则暂得之者尊失之者贱具之者灵剥之者
蠢天无此何以轻淸上浮徤行不息地无此何以重浊下凝
而永贞不坠言天地则圣人可知矣天子可知矣国祚可知
矣吾於此章特标是义以明赤书云篆玄根之实际阅者珍
之天地玄根灵宝玅德赤炁灵文宝哉勿失阴阳眞精五灵
毓秀立鼎安鑪乾坤依旧 尊经明阐入道有门极玄玄
学极玄玄根
笺释
玄天上帝曰玄教广大儒释同归流及後世或依或违忘其
根本采其枝叶本根旣忘枝叶亦失愈趋愈下堕落愈远性
命不知色身不稳理气不分工夫尽紊三教学人何以言修
试观天地厥有玄根玄玄常运玄玄常存玄玄无上玄玄无
沦何以玄玄本於先天先天之炁後天附焉气本浩然流行
万古气爲眞机万灵之主果有眞气修爲有基尽性至命保
固维持天地之根惟此爲眞圣贤所恃爲灵爲神充塞宇宙
安鎭万春保劫御极兴国太平煌煌天经赤文云篆制御五
方功勳无上五行眞精是曰五老求请灵图爲民颂祷根原
是陈再立坤乾暂披灵韫安固延年维斯经旨八万劫传返
求链己自契玄玄
关圣帝君曰天地生根圣有根顶天立地鎭存存全凭浩气
行千古先有丹心到孔门一部春秋淸乱本九重 圣主
总乾元赤书云篆先天炁鼓荡充周命不沦
正阳帝君曰三教圣人归一理全凭正气保无疆法云慧力
通三世文教英风正五常道启玄元扬赤炁经传奥玅放天
光玄根玄处先天体天地淸甯在洞阳
文昌帝君曰乾坤日月皆吾炁赤炁扬辉处处灵爲有玄根
同太极自然焕发合天经流行万古兼千古合撰淸甯永太
甯 灵宝洞阳敷玅德眞机运动不留停
孚佑帝君曰浩然之气大而刚充塞乾坤显一阳自此昇平
千万世恒安熙皥乐无疆赤炁灵图皆焕发琼书云篆善铺
张天地有根因有此玄玄玅玅见眞常
斗母天尊颂曰
天道玄玄 地道安安 根原不朽 一气周完
於是
元始天尊抚几高抗凝眞遐想观时已至普谓时会一切眞圣
论定阴阳推数劫会移校河源检录天度选择种人指拈太无
啸朗九玄永无开听於陈辞有若闭碍求眞之路是时
五老上帝启问不已良久
元始天尊乃垂盼眦之容慨尔叹曰微乎深哉子今所叩岂不
远乎此
元始
灵宝之玄根空洞自然之眞文生天立地开化神明施鎭五岳
安国康民灵宝玄玅爲万物之尊天发玄瑞灵应自然今三天
盭运六天道行杂法开化当有三万六千种道以释来者之心
此法运讫三龙之後庚子之年杂气普消诸天庆会吾眞道乃
行今且可相付当录於上馆未得行於下世玄科有禁不得便
传子可诣
灵都紫微上宫视天音於金格取俯仰於神王然後当使得备
天文以总御
元始之天也
眞文显运章第二十四
天师张眞人曰至眞之文卽赤书之字云篆之篇爲天地之
玄根亦卽 元始 灵宝之玄根与运推迁而主持劫
运因运显晦而保持运会是故运逢其会则与运俱兴会非
其运则与运偕藏甚且爲之转移匡正维持安甯乃见眞文
之玅用夫眞文卽眞道也卽正气也眞道兴则一切外道皆
绝正气运则一切杂气皆平夫邪正不两立眞僞不并行显
晦不同时治乱不同机究之反否爲泰易危爲安移乱爲治
回死作生者卽眞道也正气也卽总御 元始之天之眞
文也 天尊慨然兴叹郑重其辞非吝於开度而靳乎流
传也惟恐违时则流行无机非时则功效无凖是故论定阴
阳推数劫会移校河源检录天度选择种人皆所以重乎眞
文而进退必俟乎其时也至於昌期一转大道流行时会一
新正文绚烂学道者尙其因时而动见机而作应运而兴乎
则眞指拈太无啸朗九玄生天立地开化神明爲万物之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