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村民,也在探着头,往里正处瞧着。
但是,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褚秋月上礼了一块红棉布,转身竟然走了。
就这样,没了?
刘氏没有等到,褚秋月拿出银票。
吃惊的都忘了表情管理了,她嘴巴张的很大,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村民脸上,有好几个人都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
知道刘氏在那里勾着脖子瞧啥,他们在暗暗得意。
而此时,刘氏的面色极其难看。
她想上去,拉住褚秋月又碍于男方家的人都在院子里。
只能把后槽牙,咬的吱吱响,瞧着褚秋月出了老褚家的院门,狠狠地瞪着闫老太。
老东西,玉丫头嫁人,她难道没有提前和褚秋月说,让她准备添妆的银子吗?
仅仅只有一块红棉布,她要这一块红棉布做什么?
刘氏要的是银子,褚秋月送上门来的银子。
褚小玉嫁人,老褚家本就没有存银。
家里的大儿媳花秀又要生了,刘氏想着褚秋月的添妆,要是给的多她就留五两银子家里用。
要是,只给个十两八两就都让玉丫头带走。
可眼下怎么办?
褚小玉现在等于没有了嫁妆,这让她嫁过去如何能抬的起头来。
刘氏有点慌了!
闫老太自然知道,刘氏的打算。
老褚家的天要塌了,闫老太怕的走路都在颤抖。
院子里的村民,还以为闫老太是舍不得孙女出嫁呢。
赵婶子上前扶住闫老太:“别难过,闺女大了总是要嫁人的。”
闫老太心里憋屈呀!
她要如何解释,她是被大儿媳妇给吓的。
“她婶子,放心我没事。”
闫老太强忍着,往自己屋里走,想要离刘氏远一点。
“这新娘子,啥时候上花轿呀,这路程可不近,小心误了吉时。”
院子里,新郎家又开始催了。
此时,花秀挺着大肚子,在门口瞧了一会,便返回了新娘子待嫁的屋子里。
“大嫂,怎么样?姑姑她上了多少礼钱?”
褚小玉坐在喜被上,穿着买来的大红嫁衣,挽了妇人髻的头上,仅带着两个红色的珠花。
要不是穿着红色嫁衣,真瞧不出她是今天的新娘子。
花秀站在门口,摇着头不敢走进去。
她知道,小姑子是在等姑姑的礼钱银子,她好拿着揣在兜里带走。
花秀怀上身子不容易,她才不能撞在小姑子和婆母的枪口上。
还是寻个安静的地方养胎吧!
要是肚子里的孩子,有什么问题,别说婆母不会放过她,她自己都活不下去。
“大嫂,你摇着头是什么意思?姑姑到底给了多少银子?”
褚小玉忍不住又问,却看到花秀的身后,她娘走了进来。
“丧门星的东西,快点给我滚开。”
刘氏走到花秀的身边,言语污秽的说着。
“娘,你给我送姑姑的添妆银子对不对?”褚小玉激动的站了起来。
刘氏面带为难,吞吞吐吐的说着:“玉丫头,你先上花轿,三两银子娘以后给你补上。”
褚小玉愣住了:“娘,你不是说不给我十两也会给我八两银子,让我带走的吗?怎么现在一两银子没有,还什么日后给三两?”
褚小玉有点不依不饶,女孩子嫁人没有一点压箱底的银子。
这让她以后在妯娌,和公婆面前如何挺得直腰板做人。
刘氏也带着气呢,她一屁股坐在褚小玉的喜床边,埋怨的说道:“这接亲的人都来了,嫁不嫁上不上花轿,你自己拿主意吧!”
刘氏一副不想再管的表情,原本褚小玉和张家这门婚事,刘氏就不甚满意。
褚小玉却看中张家的条件,说他家地多,死活都要嫁过去。
这只是,褚小玉对她娘的说辞,其实张家和褚小玉外祖家是隔壁村子。
褚小玉去外祖家的那些日子,两人在一次,去镇上回来的牛车上相识。
后来张子华暗地里来外祖家两次,两人有了收尾私定终身。
但是,这些刘氏不知道,她以为张家的条件很好,有银子。
可是,看到今天张家来接亲的场面,刘氏有点后悔同意这门亲事了。
“娘,小玉你们到底在等什么?再不出门子,就变成下午娶亲了。”
新郎官张子华走进来,着急的说道。
......
对于老褚家事情,褚秋月一家真是一点不知情。
刘氏嫁闺女,打着她口袋里的银子主意。
原本,褚秋月想带着两个孩子,去老褚家吃席面的。
孟林和小奴,去山上抓到了一只野山羊,褚清宁要做烤羊肉吃,把家里正在熬拐枣糖的事情,都停了下来。
还有,褚山川昨晚带回来的,新鲜白菜,豆子等。
想到以前烤的小野猪味道,褚安锦和褚甜甜,不想去老褚家吃席面了。
刘氏家的席面,怎么可能有大姐做的烤山羊好吃!
两个孩子不去,褚秋月自然也不想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