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林放下手里的活,坐在凳子上歇着,也不干活了。
褚清宁笑着朝她走了过去:“孟林,你也尝尝。”
一根棒棒糖,送到孟林面前。
而孟林只是瞧了一眼,并没有接过去。
他怎么了?
为什么褚清宁感觉到了,男人身上带着不悦。
褚清宁以为,孟林这几天干活累生病了。
伸手摸上男人额头,不烫呀!
“嘿嘿......”小奴在后面偷笑。
正好被孟林瞧到。
瞥了小奴一眼,孟林把褚清宁的手拿开。
“我没有生病,只是有点不舒服。”孟林的手揉了揉自己心口。
“心脏不舒服?”
褚清宁有些紧张了,心脏不好可是大病,古代可是没有治疗的法子,要死人的。
褚清宁轻拍着孟林的后背,想要给他安抚。
“我要吃拐枣糖。”孟林瓮声瓮气的说着。
好在褚清宁离得近,要不然她还真听不到。
小奴带着贼兮兮的笑,褚清宁意识到什么。
拿着拐枣棒棒糖,轻轻的放入孟林的嘴里。
片刻后。
褚清宁带着打趣的问道:“怎么样,好吃吗?”
孟林回味着嘴里的拐枣糖,脸上表情淡淡:“嗯,好吃!”
褚清宁笑了:“心口还疼吗?”
孟林睨了一眼,没有回话。
褚清宁知道刚才给小奴喂糖,孟林这是吃醋了。
“是我的错,下次我会注意男女有别。”
褚清宁在孟林耳边,小声的说着。
似在哄着面前的男人。
“你以后,不能给别的男人喂吃的,任何男人都不行。”高大的男人,带着孩子气的说着。
“嗯,知道了。”褚清宁点头。
“那你快点干活吧,我去给娘尝尝。”
褚清宁语气中带着哄孩子的口气,绯唇勾起,如同秋日暖阳。
孟林的心口被触动到,刚才的郁闷顿时不见了踪影。
俊脸带笑的说着:“好吧,那我去干活了。”
孟林吃着棒棒糖,满足的起身去继续捣拐枣泥。
“宁丫头,你还别说,拐枣糖上放一个小木棍,吃起来是挺方便的!”
褚秋月吃着拐枣糖,对褚清宁就是一顿夸赞。
那当然,这可是前世的小朋友,最喜欢的糖果款式,吃起来方便不说,最主要的是干净。
山上的拐枣不少,想要都做成拐枣糖浆和糖果,还需要一点功夫。
第二天清早,是老褚家大房褚小玉出嫁的日子。
为此,褚山川做为孩子的三叔,只能让鱼庄歇业一天,帮着大哥家筹备玉丫头的婚事。
这种场合,孟家是不会去凑热闹的。
褚清宁也不想去,所以去吃喜酒的事情。只能,褚秋月过去了。
闺女出嫁,一般同村人都是帮着添妆,给铜板银子的很少。
褚秋月事先寻李小娥、赵婶子、英子,她们打听过了。
和她们一样,褚秋月拿了一块,床单大小的红色棉布料子,给褚小玉添妆。
家里活多,褚秋月想着先过去把礼上了,等到吃饭的时候在过去。
走到老褚家不远处,褚秋月便瞧到。
老褚家门口,有一顶装扮喜庆的花轿。
褚秋月不解,和同行来上礼的英子问道。
“新娘子准备好了吗?男方家来人也太早了!”
“可不是!除了花轿怎么连个吹响打锣鼓的都没有,就这么悄悄的来抬人了?”
英子也有点奇怪,一般村里嫁闺女或娶亲。
就算请不起整班的唢呐班子,也会请一二个敲锣打鼓的。
花轿进到村里会敲上一会,好让村里人知道男方家来人接亲了。
刘氏平时做事,要强掐尖的不像是她做事的风格呀!
褚秋月和英子两人,说着话便来到了老褚家。
院子里外的木门上,都贴了囍字。村民来了不少,都在扎堆议论着什么?
刘氏、褚大河、闫老太,在院子里忙着招呼客人。
几个左右邻居,在院子里帮着做席面,王翠翠也在其中。
院子里,两张桌子边坐着十来位接亲的人。
“秋月呀,今天新郎官没有来接亲吗?”英子忍不住心中的好奇问道。
“来了来了,在屋里呢?”王翠翠指了一下堂屋说道。
褚秋月想着家里灶上的拐枣糖,怕大闺女在家忙不过来,她心里有些着急,赶着上了礼回去。
她可没有心思,去瞧刘氏家的新姑爷。
“要上礼的都来这边。”
褚秋月正在寻上礼的地方,便瞧到刘氏张罗人去了里正坐的那桌。
她急忙赶着走过去,站在七八位村民后面排队上礼。
褚秋月不知道的是,从她进入老褚家里院子里,刘氏和闫老太就有意无意的盯着她。
“赵婶子家粗布一块。”
“李小娥家黑棉布一块。”
“大牛家铜板十五个.......”
里正记住礼单,一边有人唱贺着礼单。
一旁站着的刘氏,听着脸色越来越难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