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至诚的求职之旅在北大、清华和故宫接连失利,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北京的“张大帅府”。王至诚和靖尧简单吃了一点早餐,然后一起来到府前。
冷冷清清的府门前,四个门卫面色阴沉地站着。
王至诚心中暗自忐忑,这曾是威震一时的“大帅府”吗?如今物是人非,曾经的辉煌仿佛随着历史的洪流消逝殆尽。
靖尧走上前努力地解释:“我是府上的家庭教师,张大帅邀请的。”
“谁能证明你说的是真?”一个门卫冷冷回应,审视着他们。
靖尧果断地掏出证件,努力保持着镇定,“这是我的证明,上面有张学良的亲笔签名和张作霖的印章。”
“不行!老夫人通令,不见少帅,府上的人谁也不准出去,出去的也不能进来。”一名肥胖的门卫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王至诚从书画包中取出一个画轴和一封信,声音略显激动:“这是大帅给我的邀请函,这是我从北京故宫来,大帅要的王羲之的《兰亭序》。”
靖尧见胖子门卫犹豫,赶过去说:“这是大帅请来的书法教师王至诚先生,他的爷爷王怀兰曾在大帅府做个家教,父母都是故宫的工作人员,通过关系把大帅要的《兰亭序》取来,亲自登门。”
胖门卫看了靖尧一眼,略显犹豫:“府上请来的教师不少,有教英语的王卓然,还有教国画的李五湖……”
“一个嫌少,两个不多!我就是教日语的靖尧。”靖尧急忙插嘴,眉头紧锁。
门卫领头的上前,仔细打量王至诚,冷声问:“府上孩子们缺教师吗?看你的装扮像是共……”
靖尧说道:“这不能乱说,是要掉脑袋的。他是我的未婚夫,刚邀请来的书法教师,教张闾瑛等人写字的。”语气中透着一丝果敢与沉着。
“未婚夫?”王至诚的心猛然一跳,心中无比地喜悦:看来她承认二人的关系了?然而,这不过是靖尧急来抱佛脚的机智。
“我常来府上,实话告诉你。”门卫领头的低声说,“国字号北伐军已经逼近北京。去年的李大钊就被张作霖绞杀了……”
王至诚一听,面色大变。连大帅府上的人都承认张作霖是杀害李大钊的真正凶手。顿时,王至诚的脑海中关于张作霖的种种幻想瞬间崩塌,往昔的信仰与现实的残酷交织在一起,让他感到一阵窒息。
“二位稍等。我报个信。”门卫领头说着进去。
靖尧静静等待着门卫的决定,王至诚则不安地在门口坐下。他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抬头一看,一位中年女性微笑着走了过来,温柔的声音如春风般袭来:“大帅府似乎有大事发生,走吧。”
王至诚正准备询问,她却轻盈地转身,细腰盈盈而去,随即上了一辆刚驶来的轿车。靖尧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低声自语:“满洲阿菊?”
“什么阿菊?”王至诚困惑地问。想起刚才的门卫领头,怎么想川岛美子的装扮。
靖尧急忙招手叫来一辆黄包车,师傅正是张景城。靖尧示意王至诚上车,“大帅府进了日本人,快上车!”
张景城拉着黄包车很快离开了大帅府,靖尧开始低声讲述关于“满洲阿菊”的故事。这位从大帅府走出来的满洲阿菊,原名河村菊子,自幼父母双亡,成为孤儿,被送入东京的“俄华语学校”,其实是一所妓女间谍学校。这里的训练极为严苛,河村菊子因美貌与机智被派往东北执行间谍任务。
王至诚听着,不禁打断:“日俄战争已经过去20多年,她如今也该是个中年女人了,哪还有当年的风采?”
“你有所不知,情报工作者易容与化妆是必修的。”靖尧眉头微皱,神情认真。
“她与张作霖有关系吗?”王至诚心中的疑虑愈发浓厚。
靖尧缓缓道出河村菊子的故事,提到她在执行任务中与一位东京间谍恋爱,然而那名间谍被沙俄军队处死,河村菊子与俄国人结下了梁子,同时也与张作霖的关系愈发复杂。
“在你来北京的路上,川岛美子和南造云子都值得怀疑。”王至诚不由得想起他们的相遇,“川岛美子是川岛流速的义女,她曾誓言要杀了张作霖,但不至于……”
靖尧分析道:“真正的川岛美子在东北活动,假称省亲,其实是在暗中搜集张作霖的行踪。她和南造云子都可能与河村菊子一起策划对张作霖的暗杀。”
“所以张作霖不在府中,是听到了什么?”王至诚心中一震,怀疑府外的重重防备。
王至诚对张作霖的担忧并非无端。就在王至诚和靖尧推测之时,张作霖因北伐军逼近已悄然离京,留下一片紧张的局势。
川岛美子,作为东京情报机关的得意弟子,接到关东军稽查处最高指挥官的密令,立即实施对张作霖的暗杀行动。她非常清楚,自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在任务开始之前,她决定先在奉军中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
川岛美子的第一步是接触张学良部中的几位青年军官。以她的美貌与智慧,轻而易举地将他们俘获在她的石榴裙下。她用甜美的笑容和巧妙的言辞让他们对她倾心,逐渐获得了军官们的信任和依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