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独自立在御花园的亭子里,目光穿过那泛着细碎光影的水面,投向远处亮堂堂的宫殿。柔和的夜风轻拂过来,水面上漾起一层又一层的小波纹,我的心也跟着起伏不定。
虽说马皇后已经被扳倒了,可她留下的影响却没那么容易消散。那个神秘的青云社还藏在暗处,像条躲着的毒蛇,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咬人一口。朱棣那家伙,野心大得很,也没真的退出这场权力的争斗,就像藏在雾里的猎手,随时准备给对手致命一击。更让我警惕的是,李善长的旧部大多被贬了,但还有一小撮残余势力,像藏在角落里的老鼠,潜伏在朝堂,等着机会闹事呢。
小贵子脚步轻轻地走到我身边,轻声唤道:“娘娘。”又接着说,“属下刚得到消息,青云社的人最近老往京城跑,好像在密谋啥大事。”
我眉头微蹙,目光变得沉静又锐利,缓缓开口:“让他们盯着,有动静立马回来报。”
“是。”小贵子应了一声,转身匆匆走了。
我下意识地攥紧手里的玉佩,心思早就飘远了。这场权力的游戏,明显还没完呢。
第二天清早,天还没全亮,宫里就传来一阵急乱的脚步声。小英神色凝重地冲进我的寝殿,压低声音禀报:“娘娘,兵部尚书府昨晚又进贼了,守卫都被下毒放倒,好在没啥大损失。”
我眉头一皱,脱口而出:“又是兵部?”
小英点点头,接着说:“刺客留了张纸条,上面写着‘血债血偿’。”
我的心猛地一紧。这四个字,可不只是吓唬人,更像是某个神秘组织或者厉害势力的标志。青云社就爱打着复仇的旗号做事,要是真是他们干的,那他们的目标肯定不止是搞点乱子,而是想闹更大的风波,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
“查到是谁送的纸条没?”我着急地问。
小英无奈地摇摇头:“送信的人早没影了,纸条留在尚书书房案头。”
我寻思了一会儿,缓缓说:“看来他们冲着兵部来的,说不定……是想策动边军叛乱?”
小英脸色一变,惊讶地问:“娘娘是说,他们想挑起战事?”
我点点头,认真分析:“有可能。太子刚立,朝局不稳,边关要是出事,朝廷肯定乱套。一旦打仗,皇位继承问题又得被拿出来说。”
小英一脸忧虑,焦急地问:“那咱们咋办?不能干等着啊。”
我冷静地分析局势,有条理地说:“先让锦衣卫加强兵部防守,派人查青云社在京城的据点。咱得尽快知道他们下一步打算。”
正说着,小贵子慌慌张张地跑回来,脸色难看,气喘吁吁地喊:“娘娘,出事了!”
我抬头看他,简洁地说:“说。”
小贵子努力平稳呼吸:“兵部尚书跟陛下上奏,说昨晚有人进他府邸,还留了威胁的话。陛下震怒,下令彻查。”
我的心猛地一跳,急忙问:“陛下怀疑咱们了吗?”
小贵子摇头:“陛下没提娘娘,但召见了刘伯温、徐达他们商量对策。”
我松了口气:“还好,咱还有时间。”
我转头对小贵子和小英说:“你们分开行动。小贵子盯着青云社,特别是京城的联络点。小英,你联系尚书身边信得过的人,看看刺客除了纸条还有没留别的线索。”
两人领命,匆匆走了。
接下来几天,我加强了宫中各处的布防,派亲信太监和宫女轮流守着,保自己安全。同时,我在朝中安插了眼线,盯着那些和马皇后关系近的大臣。
没想到,敌人行动比我想得还快。
三天后,一封密函送到我手上。内容很短,却把我惊到了——
“青云社计划七天后的早朝发动袭击,目标是兵部尚书和太子朱允炆。”
我看完,脸色一沉。
小英在旁边着急地问:“娘娘,这是真的吗?”
我把密函递给她:“锦衣卫传出来的,可信度高。”
小英看完,脸都白了,慌张地说:“那咋办?得赶紧通知陛下。”
我摇头,冷静地说:“不能冒然去说。没证据,会被敌人抓住把柄反咬一口。”
小英急了:“可要不采取措施,娘娘和皇孙都危险啊。”
我镇定地说:“所以得先找更多证据,再揭发他们的阴谋。”
这时,小贵子又慌里慌张地跑回来,满脸是汗,大喊:“娘娘,大事不好!”
我抬头看他:“说。”
小贵子喘着粗气:“兵部尚书跟陛下上奏昨晚府邸进贼留威胁的事,陛下震怒,下令彻查。”
我的心“咯噔”一下,忙问:“陛下怀疑咱们了吗?”
小贵子摇头:“还没提娘娘,不过陛下召了刘伯温、徐达他们商量对策。”
我稍稍松口气:“还好,还有时间。”
我转头安排:“你们俩分开。小贵子盯着青云社,留意京城联络点。小英,联系尚书身边可靠的人,查刺客还有没留别的线索。”
两人领命离开。
之后几天,我布置人手加强宫中防守,还在朝中安插眼线。可敌人没给我太多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